骗婚是一种怎样的犯罪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骗婚行为包括以婚姻诈骗财物,隐瞒不利情况等。被骗婚后再登记结婚属于重婚行为。可撤销婚姻和无效婚姻的区别在于形成原因和请求权人不同。可撤销婚姻只能由当事人请求,无效婚姻由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请求。
一、怎样属于骗婚行为
属于骗婚行为如下:
1.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或用欺骗手段缔结可撤销婚姻的行为,一方故意隐瞒欺骗对方不利结婚情况,债务纠纷、性取向、家庭情况、婚史、身体缺陷或疾病等;
2.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规定,借婚姻骗取财物超出了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范围,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行为以刑律处理;
3.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的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的财物。
二、被骗婚后没有离婚又再登记结婚算重婚罪吗
被骗婚后没有离婚又再登记结婚算重婚罪的,因为骗婚不属于婚姻无效的情形,即双方的婚姻关系是合法有效的,若当事人没有办理离婚登记或起诉离婚,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属于重婚行为。
三、可撤销婚姻和无效婚姻有什么区别
可撤销婚姻和无效婚姻的区别有:
1.形成的原因不同。无效婚姻是因为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违反结婚的禁止性条件而形成的婚姻,可撤销的婚姻仅仅是指欠缺婚姻合意要件的婚姻当事人非自愿而形成的婚姻。
2.请求权人不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只能是当事人本人,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人由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行使。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仅由当事人行使,主要是为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愿意维持这种关系,任何人不得提出撤销该婚姻。
3.请求权的存续期间不同。
延伸阅读
结语:骗婚行为涉及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或用欺骗手段缔结可撤销婚姻等行为。被骗婚后若未离婚又再登记结婚则构成重婚罪。可撤销婚姻与无效婚姻的区别在于形成原因和请求权人不同。可撤销婚姻仅由当事人行使请求权,而无效婚姻的请求权由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行使。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一百三十八条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三百二十九条 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偷窃是一种怎样的犯罪行为?

盗窃属于侵犯财产类别的犯罪,可以构成刑事案件或行政治安案件。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盗窃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 盗窃行为的类型及其构成要件,...查看全文

扒窃是一种怎样的犯罪行为?

扒窃是一种侵犯他人财产权的盗窃行为,属于盗窃罪的一种形式。在行为特征上有自己特殊的窃取模式,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就可以定罪。扒窃行为在我国属于盗窃行为,不管涉案金额多少,是否未遂都属于犯罪行为。 扒窃是一种特殊的盗窃行为,不需要达...查看全文

徇私枉法罪是一种怎样的犯罪行为?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在刑事审判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包庇不追诉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查看全文

犯罪是一种什么行为

犯罪是对法律的侵犯行为,被我国刑法理论认定为危害行为。刑法中的行为是指基于人的意识,客观上实施的侵害法益的身体活动,具备有体性、有意性、有害性三个特点。有体性指人的身体活动,有意性指人的意识,以人的意识为基础,有害性指必须是客观上...查看全文

犯罪是一种什么行为

犯罪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一、犯罪概念 犯罪行为指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从构成要件上进行分析,每一种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查看全文

传销是一种什么样的违法犯罪行为?

传销是刑事犯罪中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其危害在于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传销通过发展下线实现非法财务转移与聚集,与正常营销有本质区别。尽管传销可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刺激,但对参与者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违反了人类正常生活和活动。律...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一个人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一、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否违法犯罪 可以从犯罪构成方面去界定,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查看全文

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怎样的行为

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认定标准: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指因法定原因而失去效用的信用卡;3、冒用别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指...查看全文

一种行为触犯两种罪名

法律分析: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例如,开一枪而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杀人与伤害两个罪名。再如,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查看全文

一种行为触犯两种罪名

法律分析: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例如,开一枪而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杀人与伤害两个罪名。再如,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查看全文

一种行为触犯两种罪名

法律分析: 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法,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例如,开一枪而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杀人与伤害两个罪名。再如,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伤...查看全文

口头投票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拉票涉及威胁、欺骗、贿赂等违法行为,村民有权举报。口头拉票算违规,可投诉举报。拉票贿选的,将受到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将追究法律责任。不存在贿赂的情况下相关拉票行为不违规违法,但可能被取消选举资格。...查看全文

人身攻击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但一般辱骂行为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罚,情节严重者可构成侮辱罪。...查看全文

诈骗罪是指怎样的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一般认为,诈骗罪的基本结构是:行为人以非法所有为目的实施诈骗,受害人有错误的认识,受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处分...查看全文

诈骗罪是哪一类犯罪行为?

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罪,包括普通诈骗罪、招摇撞骗罪、合同诈骗罪及金融诈骗罪。诈骗行为涉及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主体为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量刑根据数额大小有不同,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查看全文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法律解析: 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查看全文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如果行为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及以上的,可构成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_...查看全文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查看全文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是全部的事实...查看全文

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是怎样的?

律师分析: 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表现为行为人想受骗者表示某种虚假的事项,我国刑法解释论上习惯于采用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表述。所谓的虚构事实是指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实。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虚构的事实,既可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