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过失杀人应如何论罪?

律师回答
摘要:未成年人对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及相应刑罚:不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只对故意杀人、抢劫、贩毒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过失杀人不判刑;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过失杀人罪,刑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减轻处罚。
1、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任何犯罪都不承担刑事责任,过失杀人不判刑。
2、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抢劫、贩毒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过失杀人不判刑。
3、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过失杀人罪的,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未成年人过失杀人案件的法律责任及刑罚界定
未成年人过失杀人案件的法律责任及刑罚界定是一个涉及法律伦理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刑法,未成年人在过失杀人案件中,其法律责任应根据其年龄、心智发展程度、犯罪动机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刑罚界定方面,应考虑到未成年人的成长特点和教育改造的目的,采取一定的特殊刑罚措施,如少年管教所的教育改造措施。同时,也要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确保其受到必要的教育和矫治,以便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成年人。这样的做法既符合法律的公正性,又兼顾了社会的人文关怀。
结语:未成年人过失杀人案件的法律责任及刑罚界定是一个涉及法律伦理和社会正义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刑法,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仅对故意杀人、抢劫、贩毒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过失杀人罪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界定刑罚时,应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心智发展程度和犯罪动机等因素,并采取特殊刑罚措施,如少年管教所的教育改造,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并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这一做法既符合法律公正,又兼顾了社会人文关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六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过失杀人罪未成年人如何应对?

未成年人过失杀人不判刑,但《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此规定列举了8种严重犯罪行为,包括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其他犯罪行为无论多严重都不承担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如何判断过失杀人罪?

行为人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需要具有间接因果关系,被害人死亡是由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才能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死亡是由其他人为因素介入导致的,则只能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责任。...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应如何定罪?

我国刑法规定,未满十六周岁杀人分为两种情形:未满十四岁和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应区别对待,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对特定犯罪负刑事责任,未满十四周岁的人不予刑事处罚,但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查看全文

未成年过失杀人?

律师分析: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查看全文

未成年过失杀人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应如何定罪?

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根据伤情程度区别处理,可从轻处罚。伤情轻伤者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者可判3-10年有期徒刑,严重致伤或死亡者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未成年人故意伤害他人构成犯罪时,应比照成年人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如何判

未成年人杀人罪如何判 首先,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和成年人犯罪是一样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也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年龄界定,那就是十四周岁到十六周岁,还有十六周岁到十八周岁。 这个在法律量刑的基础上,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免除等的一...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如何判

首先,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和成年人犯罪是一样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也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年龄界定,那就是十四周岁到十六周岁,还有十六周岁到十八周岁。 这个在法律量刑的基础上,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免除等的一个根据。根据我国的刑法...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如何定罪

中国未成年人的年龄规定为18岁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16岁以上未成年人犯罪、杀人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岁以下但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下的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监护人应如何量刑?

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根据年龄区分,14至16周岁的故意杀人犯罪可减轻处罚。对未满16周岁的犯罪者,可能要求家长或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查看全文

未成年过失杀人未满14岁是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未成年未满14周岁,过失杀人不负刑事责任。法律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2021年未成年人过失杀人罪审判标准

未成年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划分:不满14周岁不负责任,14-18周岁不负刑事责任,16-18周岁负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如何判刑?

未成年杀人案件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未满14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不需要判刑;已满14周岁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时,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行的刑罚应如何衡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将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应承担刑事责任,但未成年人犯罪都应减轻处罚。将如果不满...查看全文

未成年过失杀人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   1、过失杀人罪(规范表达应当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   2、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查看全文

刑责应如何判定过失杀人罪?

过失杀人罪的判决标准:构成该罪的要素包括被告人有致人死亡行为、客观上必须有致人死亡的结果、被告人的过失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根据情节轻重,判决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间确定。...查看全文

过失杀人罪应该判几年

过失杀人罪的处罚情形如下:1、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罪又称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致别人死亡的行为。过失杀人罪指的...查看全文

未成年杀了人应该如何判刑

我国法律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犯罪者的刑事责任,16周岁以上完全负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相对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的刑罚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在量刑时需综合案情评价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刑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如何判刑?

未成年人杀人判刑如下:未满十二周岁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已满十二周岁杀人,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犯罪后如何处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后,不...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如何判刑

未成年人杀人的判刑,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第二个阶段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杀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在判刑的时候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本来要判无期徒刑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