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被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缓刑的适用情形,对于轻罪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以及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时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人群。然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缓刑的适用情形,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延伸阅读
判缓刑的条件及适用范围
判缓刑的条件及适用范围是指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个人表现等因素,法院可以决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被告人进行缓刑处理。判缓刑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行为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对被害人有赔偿行为;有家庭、工作、学业等确实困难;年老体弱、患有严重疾病等。判缓刑的适用范围涵盖了一定程度上符合判缓刑条件的犯罪行为,但具体适用范围还需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判缓刑的目的在于促使被告人改过自新,实现社会效果和人道关怀的平衡。
结语: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并且宣告缓刑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判缓刑的条件及适用范围需综合考虑犯罪事实、社会危害性、被告人的态度和个人情况等因素。判缓刑的目的是促使被告人改过自新,实现社会效果和人道关怀的平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立案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判缓刑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哪些条件能够判缓刑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符合下列条件可以判缓刑_x000D_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_x000D_ 2、属于犯罪情节较轻情形的;_x000D_ 3、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_x000D_ 4、对其执行缓刑...查看全文

醉驾被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该文章主要讨论了三种情况下的醉酒驾驶行为,包括:(1)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但尚未构成交通事故罪的情况;(2)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驶的情况;(3)醉酒驾驶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等机动车的情况。...查看全文

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判缓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查看全文

判缓刑的有哪些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1、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2、犯罪情节较轻;3、有悔罪表现;...查看全文

判缓刑条件有哪些

缓刑,全称暂停量刑,又称缓刑,是指违反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构成犯罪,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人,应当先宣布定罪,暂不执行判处的刑罚。一般缓刑的适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罪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判缓刑有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要宣告缓刑要具备以下条件:_x000D_ 1、罪犯为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或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_x000D_ 2、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查看全文

判处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分析: 1、除累犯以外的所有被判处拘役以上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分子。在我国主刑中,管制是最轻的一个刑种,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关押的刑种,因此失去了适用缓刑的必要性。除累犯以外,是因为累犯是因犯罪被处以刑罚以后再法定的时间以...查看全文

判处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判处缓刑的条件有:1、犯罪分子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犯罪情节轻微;3、犯罪分子具有悔罪表现;4、犯罪分子没有再犯危险性,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但是对于...查看全文

判缓刑必须交罚金吗 被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罚金与缓刑无关。被判处缓刑的条件如下: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查看全文

聚众斗殴被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斗殴的刑罚可判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以及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多次聚众斗殴、聚众斗殴人数多且规模大、在...查看全文

判处缓刑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判处缓刑条件有:_x000D_ (一)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_x000D_ (二)没有再犯罪的危险;_x000D_ (三)有悔罪表现;_x000D_ (四)犯罪情节较轻;_x000D_ (五)被判...查看全文

在哪些条件下能判缓刑

条件: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社会危险性不大的。同时符合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查看全文

判缓刑是否必须交罚金被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罚金作为附加刑,是必须交纳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宣告缓刑应当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法律...查看全文

判缓刑是否必须交罚金 被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分析: 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罚金与缓刑无关。 被判处缓刑的条件如下: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查看全文

犯罪分子能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犯罪分子能判缓刑的条件有:_x000D_ 1、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_x000D_ 2、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_x000D_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查看全文

可以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可以判缓刑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以下内容:_x000D_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_x000D_ 2、犯罪情节较轻;_x000D_ 3、有悔罪表现;_x000D_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_x000D...查看全文

判缓刑的条件具体有哪些

法律分析:判缓刑的条件具体有: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以及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查看全文

走私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走私判缓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缓刑不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查看全文

累犯判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累犯不得申请缓刑,必须从重处罚。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且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申请宣告缓刑。缓刑期间可能限制活动范围和人际接触。附加刑将继续执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