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手机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律师回答
摘要:抢夺手机和抢劫手机都构成刑法中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抢夺罪和抢劫罪有不同的刑罚和处罚措施。具体而言,抢夺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抢劫罪的刑罚则根据抢劫方式、情形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1、抢夺手机,构成抢夺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抢劫手机,构成抢劫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延伸阅读
手机抢劫:法律界对于惩罚的争议
手机抢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个人财产安全,还对个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然而,对于手机抢劫行为应该受到何种程度的惩罚,法律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一方面,一些人主张严厉打击手机抢劫犯罪,以维护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他们认为,加大对手机抢劫犯罪的惩罚力度能够有效地威慑潜在犯罪分子,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过度严厉的惩罚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社会问题,如过度拘禁和人权侵犯。他们主张在惩罚手机抢劫犯罪时要考虑到犯罪的背后原因,关注犯罪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采取更加综合和人性化的惩罚手段。综上所述,对于手机抢劫行为的惩罚问题,法律界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安全与公平正义的平衡,制定出合理、公正的法律政策。
结语:手机抢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侵犯了个人财产安全,还对个人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对于手机抢劫行为的惩罚问题,法律界存在广泛争议。一方面,加大对手机抢劫犯罪的惩罚力度能有效威慑潜在犯罪分子,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另一方面,也需考虑犯罪背后原因,关注犯罪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采取更综合和人性化的惩罚手段。综合考虑社会安全与公平正义的平衡,制定合理、公正的法律政策是必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打人者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打人行为的处理根据伤情划分,如果伤情为轻微伤,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伤,将涉嫌故意伤害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查看全文

抢劫罪帮凶应该如何受到惩罚?

对抢劫罪的帮凶,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构成抢劫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但对于从犯,应当在上述量刑范围内从轻、减轻...查看全文

持刀抢劫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持刀抢劫是以刀为工具,采取暴力或威胁方式抢劫财物,属于抢劫罪。根据法律规定,持刀抢劫可被判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抢劫情节更严重,如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等,刑罚将更重。抢劫罪构成不受金额和情节限制,只要...查看全文

打人行为是否应该受到刑罚?

找人打人行为违法,需承担法律责任。轻伤需承担刑事责任,雇人者为主犯。根据我国刑法,故意伤害罪一般处拘役、管制或最高三年有期徒刑,严重情节最低三年、最高十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聚众赌博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赌博属于刑事案件,涉及赌博罪。赌博罪是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侵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赌博不仅危害社会秩序,还是其他犯罪的温床,应予严厉打击。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符合赌博罪的客观要件。开设赌场罪的构成要件包...查看全文

遗弃宠物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宠物在法律上只属于财物,权利人具有绝对的处分权,可以买卖、出租或抛弃。权利人主动抛弃财物,没有侵害他人的权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受害人可要求饲养人赔偿。若饲养人明知动物有攻击性或传染病,则可能构成故意...查看全文

醉驾司机应该如何受到惩罚?

酒驾行为的严重性根据血液酒精含量和其他因素而定,处罚包括罚款和拘役。根据《刑法》和相关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罪行将被定为危险驾驶罪,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即属于醉酒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和罚金,...查看全文

走私行为应受到何种惩罚?

违法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刑罚严厉,根据刑法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可被判处有期徒刑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可判处无期徒刑或没收财产。提供偷越国(边)境人员条件者可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偷越国(边)境者可被处以拘留或罚款。...查看全文

假毒品销售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卖假毒品定诈骗罪,构成要件包括故意欺诈他人财产,遭受财产损失。贩卖毒品包括有偿转让毒品、非法收购毒品等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会受到刑事处罚,刑罚起点高。...查看全文

欠债不还者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法律对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来决定,包括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严重情节如出于卑劣动机杀人、采取极端残酷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等,将受到严厉惩罚。较轻情节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等,将受到较轻刑罚。生母溺婴的情节...查看全文

行贿罪的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查看全文

伪证行为是否会受到刑事惩罚?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掩盖是否会受到惩罚?

法律明确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一种犯罪行为,其量刑标准根据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个人犯罪行为,根据数额的大小,刑罚包括罚金、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对于情节严重的个人犯罪行为,刑罚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查看全文

派出所对打人行为应该受到何种惩罚?

打人后,派出所根据案件轻重决定是否立案,行政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涉刑案件立案调查。受害人轻微伤,视是否故意伤害或打斗所致。民间纠纷打斗,警方先调解,不成再处罚。故意伤害行为,警方拘留、罚款。...查看全文

商业贿赂行为是否应该受到刑罚?

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经营者因违反法规给他人造成损害需承担赔偿责任;采用贿赂手段的经营者可能面临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财物或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可能...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受罚。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指的从轻是在法定刑的下限处刑;这里指的减轻,是在法定刑的下一档次,如应判五年以上的,实判在五年以下处罚。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查看全文

安全事故是否应该受到刑事惩罚?

根据相关规定,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具体而言,如果情节较轻,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如果情节特别恶劣,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因此,行为...查看全文

见义勇为是否会受到惩罚?

不会。如果并没有参与赌博情况,只是观察对方赌博,一般情况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但是警方在询问相应的事情的时候,必须如实交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规定,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查看全文

是否应对多次抢劫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多次抢劫将面临加重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的犯罪行为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抑郁症患者打人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抑郁症打人犯法,具体如下:打人导致轻伤以上构成故意伤害罪;精神病人在无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时可免除刑事责任;抑郁症患者一般可控制自己行为。抑郁症特征包括抑郁心境、自我评价过低、快感缺失、持续疲劳感、性功能减退、睡眠障碍、自杀念头...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