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有:
1、医疗纠纷协商的前提
2、合法协商的条件
3、无效的协商协议
4、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协议条款
5、保证协商协议合法有效的途径
医疗事故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三、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四、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五、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纠纷调解无效要如何处理?
医疗纠纷调解无效可提请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构成事故的,患方可凭鉴定结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纠纷怎么调解
调解程序(一)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二)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三)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四)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
全国医疗纠纷调解有哪些方法
全国医疗纠纷的调解方法有:
一、患者与医院协商解决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进行沟通,双方达成共识后,签订调解协议书,以此种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通常称之为“私了”。
二、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
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是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其职责主要是贯彻实施政府的卫生方针政策,保障人民的健康,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参与处理解决医疗纠纷是由其职责所决定的,当医疗机构和患者单独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可以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协商解决。
三、民事诉讼方式解决
当卫生行政部门也不能成功调解时,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即发生民事诉讼。
四、其他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有哪些步骤
(一)调委会应当指定1名或2名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医患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员提出回避要求理由成立的,应当予以调换; (二)医患双方当事人可聘请律师或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三)调解应当在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进行; (四)调解人员进行调解时应当做好调解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