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适用情形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刑法规定,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包括从犯、造成损害中止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教唆对象未犯罪的教唆犯等。此外,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还包括自首、坦白和立功。对于这三种情况,还有可能免除处罚。刑事案件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在于量刑幅度不同,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处罚,而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有从犯、造成损害中止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教唆对象未犯罪的教唆犯。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包括自首、坦白和立功,对于这三种情况,还有可能被免除处罚。
一、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法定情形有以下几种: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从犯。
3.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
4.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5.中止犯但造成损害的。
6.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7.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
8.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10.预备犯。
11.未遂犯。
1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
二、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有以下几种:
1.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
2.坦白。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
3.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
三、刑事案件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关键在于二者量刑幅度不同。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而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比如某人犯某罪有2个量刑幅度,一个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个则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的行为本来应当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可由于有减轻处罚情节,因此适用第1个量刑幅度。但如果只是从轻处罚的话,则仍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
延伸阅读
结语:在刑事案件中,存在一些法定情形和酌定情节,可以导致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法定情形包括从犯、造成损害中止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预备犯、未遂犯、教唆对象未犯罪的教唆犯等。酌定情节则包括自首、坦白和立功。这些情形和情节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分子的处罚。需要注意的是,从轻处罚与减轻处罚的区别在于量刑幅度的不同。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处罚范围内选择较轻的处罚,而减轻处罚则是在法定的最轻处罚范围以下给予处罚。
法律依据
(四)发现假药或者劣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形

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老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精神病人犯罪从轻处罚;残障人士犯罪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紧急避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减轻或免除处罚;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被胁迫参加犯罪减轻或免...查看全文

刑事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定情形

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处罚;老年人犯罪从轻处罚;精神病人犯罪从轻处罚;残障人士犯罪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紧急避险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减轻或免除处罚;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被胁迫参加犯罪减轻或免...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的情形有什么?

刑法对不同人群的犯罪行为进行了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病人、残疾人、紧急避险、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教唆犯和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有自首的机会,但不投案不会放弃调查。...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对挪用公款罪根据不同情节进行了量刑分级,包括个人使用、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等情况。量刑层次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具体情形由司法解释明确。...查看全文

有关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相关规定

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情形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病人、残障人士犯罪以及正当防卫和自首立功。根据《刑法》,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犯罪,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应从轻或...查看全文

刑罚的适用及其相关问题

本文介绍了刑法中关于数罪并罚、减轻处罚、累犯以及刑期计算的相关规定。数罪并罚规定了有期自由刑的并罚应采用限制加重原则,不应包括本数;减轻处罚规定了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案件,在判决执行前已被先行羁押的,应以被告人实际被羁押之日作...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挪用公款处5年以下徒刑,情节严重者处5年以上徒刑,巨额不退还者处10年以上徒刑。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公款个人使用、非法活动,或用于营利且数额巨大,或者挪用数额大且未归还超过3个月。...查看全文

自首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适用情形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构成自首的情形包括向单位、组织投案、因病或委托他人投案、在被盘问后主动交代罪行、逃跑后投案、被捕前准备投案、在亲友规劝下投案等。...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罪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根据情节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情节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有逃逸或特别恶劣情节者判三至七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从重与从轻处罚情节是如何适用的

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幅度内对犯罪分子适用较重的刑罚。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相对较轻的刑罚。我国刑法对此已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错误适用的现象。一种是最轻或最重判处的做法。即凡是具有从重或者从轻处罚情节的案件,则一律判处...查看全文

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相关法律依据

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包括犯罪主观方面和其他情节,如犯罪目的、动机特殊,对犯罪无违法性认识等。不能予以从轻处罚的情节有醉酒的人犯罪和法盲犯罪。此外,根据《刑法》第六十二条,犯罪分子具有从轻处罚情节时,应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刑罚。...查看全文

诽谤罪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诽谤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246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通过网络实施的,被害人可向法院起诉,如提供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查看全文

卖淫罪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介绍他人卖淫在我国刑法中被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分为两个档次处罚。第一档次处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第二档次处罚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由法院根据案情作出判决。...查看全文

治安案件从轻处罚的情形

一、哪些情况违反治安管理可以从轻或者免予处罚 1、以下情况,违反治安管理可以从轻或者免予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已满十四...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从轻处罚申请相关注意事项

在申请刑事案件判定量刑前的从轻处罚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条件,以及申请书的格式要求。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量刑情节并愿意认罪服罪,或满足其他从轻处罚的法定条件。申请书应一事一议,明确内容,具体提出向谁申请、申...查看全文

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规定及其处罚情况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和罚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以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可以加重刑罚并处罚金。寻衅滋事罪可以判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社区没...查看全文

缓刑的适用条件及相关规定

根据中国刑法,犯罪分子如果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以考虑适用缓刑,但前提是犯罪分子真诚悔改自新,确有悔罪表现,并且不是累犯,且适用缓刑不会再次危害社会。...查看全文

窃取国有档案罪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窃取国有档案罪的主要构成要件是侵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所有的档案,客观上表现为抢夺或窃取行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犯罪。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行为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能构成其他犯罪的,将依照较重的处罚规定...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的刑罚及其相关法律规定

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减轻处罚。犯罪中止可以根据情节轻微而不判刑,但需考虑是否造成其他损失。个人主观意愿难以准确证明,但能证明的话可以减少处罚程度。...查看全文

管制作为一种刑罚方式,其适用情况及相关规定

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的情况。我国刑法规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等犯罪可适用管制,这些犯罪的特点是罪行性质不严重、社会危害较小。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人身危险性较小,因为管制并不剥夺其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