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待遇赔偿仲裁时间是多久?
工伤赔偿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从伤残评定之日起算),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内,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单位给予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且无“其他正当理由”的,仲裁委将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的权益将难以得到维护。在此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否则,工伤职工将无从主张自己的权利。
二、工伤赔偿时效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中止事由包括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中断事由包括提起诉讼、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三、工伤赔偿的仲裁时效有哪些特征?
工伤赔偿的仲裁时效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征:
1、从工伤赔偿仲裁时效的前提看,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受到了工伤,从其受工伤后的某一时间点开始起算。
2、在仲裁时效超过后权利人所丧失的并非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权利,权利人仍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再保护其权利;
3、工伤赔偿仲裁时效具有强制性,法律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范,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对仲裁时效的适用,也不得协议变更仲裁时效的期间;
4、工伤赔偿仲裁时效具有特殊性,即是指工伤赔偿仲裁时效不同于其他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时效,其起算点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受害人需有有关部门作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才能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且仲裁时效从伤残评定那一日开始计算,除去因中止事由而暂停计算或中断事由后重新计算的情况,仲裁时间需要在一年以内,超出时间后仍有权申请,但不一定予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