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题:逃逸的交通肇事者是否需承担全责?

律师回答
摘要: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责,法律规定了当事人逃逸后应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危害公共安全,逃逸行为侵犯司法追诉活动和个人权益。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逃逸行为可能是过失也可能是故意。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1、第一,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逃逸行为,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第二,如果确有证据证明行人横穿马路有过错的,可以减轻当事人的事故责任。
2、法律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一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1、犯罪客体的上的区别。犯罪客体是区别此罪彼罪的重要标准,交通肇事的犯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与安全,交通肇事行为人完成交通肇事行为时违反了交通法规、给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故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逃逸行为侵犯的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国家正常司法追诉活动、公民人身权、财产权;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交通肇事者在肇事后有迅速报案接受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调查处理的义务,但在刑法上,我国并未规定行为人犯罪后必须报案接受有关机关调查处理,逃逸行为侵犯刑法保护的客体只能是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逃逸行为人肇事后逃逸,一般不再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而威胁到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或财产权。
2、犯罪的主观方面上的区别。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行为人对造成交通肇事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是过失的。至于对于违反交通法规来说,则往往是明知故犯。但判定行为人主观性质的依据不是针对行为本身,而是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犯罪行为人对交通肇事的结果的发生完全是出于过失。如果行为人对违章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持故意态度,就不能认定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逃逸人对逃逸造成的后果果在主观上既可能出于过失也可能出于故意。
延伸阅读
结语: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担与交通肇事罪存在区别。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逃逸行为者应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适当减轻责任。交通肇事罪则涉及危害公共安全,违反交通法规,对社会秩序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逃逸行为侵犯的是司法追诉活动、公民权益。行为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警。逃逸行为侵犯的是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逃逸行为可能是过失或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交通警察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是的,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逃逸行为,应当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一、电瓶车撞上摩托车谁责任大需要由交警进行责任划分。一、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1、一方...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者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讲述了在车辆租赁或出借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车主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若发生意外,车主无需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所有人明知借用人没有驾驶资格或不具备相应的驾驶技能仍然将车出租或者出借给对方,或者所有人知...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全部责任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逸一方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交管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法律依据:《《道路交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会承担全部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如果无法证明对方当事人有...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问题:肇事者是否应承担全责?

肇事逃逸,对方全责,责任划分方式为:1)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无论实际责任如何;2)双方无责任时,逃逸方全责;3)逃逸方有违法行为或错误驾驶,他方无过错,逃逸方全责;4)双方有责任时,在确定过错比例后适当减轻逃逸方责任。认定对方为全...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逃逸的承担全责,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存在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行为的,不予减轻责任。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查看全文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的轻微事件,但若肇事逃逸符合国家立案后撤案条件,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进行撤案处理。双方当事人可以沟通协商,或者肇事者需缴纳一定金额的罚款,才能达成撤案协议。在定罪方面,交通肇事罪一般是致一人以上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并承担全部或主...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不一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机动车驾驶员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节,处七年以...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是要负刑事责任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分析: 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是要负刑事责任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驾驶员是否需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驾驶员交通肇事逃逸一般要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但若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逃逸行为将导致全部责任,除非对方无过错或无法查证。逃逸者可能面临罚款和拘留,且可能吊销驾照。公安机关将根据行为和过错确定责任,并在一定时间内制作交...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为全责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为全责。当事人有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其责任,而有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的,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责任。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在交通安全中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行政、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逃逸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吊销驾驶证。若造成重大事故且逃逸,将面临刑事责任,可能被判有期徒刑。然而,对于仅造成受害人重伤的逃逸行为,一般不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公安机关会...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需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重大事故致重伤死亡或财产重大损失者,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逃逸或有特别恶劣情节者,处三至七年徒刑;逃逸致人死亡者,处七年以上徒刑。车祸私了后的赔偿,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中逃逸者的法律问题

追尾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时罚款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并吊销驾照,构成犯罪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则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的情节包括负事故责任、死伤人数、财产损失等,涉...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方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者一般负全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责任可根据过错程度确定。逃逸者被认定为故意逃逸或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包括:逃离现场、驾车离开现场、虚假...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律师分析: 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承担全责。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以下两种情形的,不予减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法律解析: 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承担全责。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以下两种情形的,不予减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承担全责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承担全责。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全部责任,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