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刑罚规定与法律诠释

律师回答
摘要:受贿罪量刑根据受贿数额和情节轻重分别判决,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若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可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受贿罪根据受贿数额和情节轻重分别量刑。
1、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受贿罪刑责的变化趋势及司法实践分析
近年来,受贿罪的刑责在我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受贿罪的定罪标准更加明确,量刑依据更加科学合理。在刑责变化的趋势方面,一方面,对于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受贿罪行,法律倾向于采取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等措施,以促使被告人改正错误、积极悔过。另一方面,对于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受贿罪行,刑责则更为严厉,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
在司法实践方面,法院在受贿罪案件中注重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判决结果更加注重罪行的实质性危害程度、社会影响以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悔过表现等因素。同时,法院也加大了对受贿罪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证据收集、审查和审判程序的规范化,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受贿罪刑责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对情节轻微的宽严相济,对情节严重的从严处理的特点。司法实践中,法院注重刑责的公正和合理,通过规范化的审判程序,保障了受贿罪案件的审理质量和公正性。这一趋势和实践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击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受贿罪的刑责变化趋势及司法实践分析表明,对于受贿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罪行,法律倾向于采取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等措施,以促使被告人改正错误。而对于受贿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罪行,刑责更为严厉,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罚。司法实践中,法院注重刑责的公正和合理,通过规范化的审判程序,保障了受贿罪案件的审理质量和公正性。这一趋势和实践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击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八十三条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贿受贿罪的法律规定及刑罚

犯行贿及受贿罪的刑事责任规定: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严重行贿或损害国家利益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受贿数额较大或有重大情节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行贿与受贿罪行的刑罚规定

行贿受贿罪的刑罚标准不同。行贿罪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最高可判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受贿罪处罚根据受贿数额和情节,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或死刑,并没收个人财产。...查看全文

行贿与受贿的刑罚规定

行贿受贿罪判刑如下: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受贿罪刑罚规定与量刑标准

受贿罪的刑罚根据受贿数额及情节而定。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可判死刑;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可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可判无期徒刑;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可判1年以上7年...查看全文

受贿罪的定罪与刑罚

受贿罪和贪污受贿罪的刑罚根据受贿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个人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死刑。贪污受贿罪的判罚也与数额相关,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百万元以上的可判十年以...查看全文

受贿罪与行贿罪的具体法律规定

本文讲述了受贿和行贿罪的刑罚以及行贿罪并非结果犯,而是行为犯,只要做出行贿的行为,达到立案标准的,就会构成犯罪。受贿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行贿罪的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查看全文

如何诠释偷税罪及其刑罚?

偷税罪是指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虚假申报、隐匿账簿等手段逃避纳税的行为,根据涉案数额确定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行贿受贿罪的刑罚规定

行贿和受贿罪的定罪标准及量刑:个人行贿一万以上、单位行贿十万以上定罪;受贿罪五千元以上定罪。一般行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受贿个人贪污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情况可终身监禁。...查看全文

受贿罪刑罚的法律法规分析

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量刑规定是根据受贿数额及情节来判断,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可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受贿罪的定义包...查看全文

受贿罪司法实践与法律规定

单位和个人在经济往来中收受回扣、手续费等名义的贿赂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罚金和刑罚,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受贿罪减刑假释规定有哪些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关于受贿罪减刑假释规定有如下:对于构成受贿罪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查看全文

受贿罪减刑假释规定有哪些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关于受贿罪减刑假释规定有如下:对于构成受贿罪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受贿罪的法律规定及刑罚量刑标准

根据受贿数额和情节,确定刑罚:受贿数额较大或有较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查看全文

受贿罪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犯受贿罪的犯罪分子,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公司受贿罪的刑罚及其法律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一般公司受贿行为,视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直接负责的工作人员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等刑罚,具体量刑根据犯罪数额及情节而定。而对于国有公司受贿行为,被视为单位受贿罪,通常会对该单位处以罚金,同时...查看全文

受贿罪行的刑罚规定

个人受贿的刑罚根据受贿数额不同而有所差异,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可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数...查看全文

受贿罪最新刑罚规定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根据数额和犯罪情节而定。贪污数额大或有重大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且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没收财产。多次贪污未处理,按累计数额处罚。...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刑罚规定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若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情节严重,单位将被罚金,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判有期徒刑或拘役。若单位在经济往来中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则以受贿论处罚。...查看全文

受贿罪刑罚规定概述

行贿罪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三级,最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查看全文

贪污受贿罪刑罚规定

《刑法》第383条规定了贪污罪的处罚标准,根据贪污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和罚金,甚至没收财产。对于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情况,根据累计贪污数额进行处罚。然而,对于首次犯罪的人,如实供述罪行、悔罪并退赃,可以减轻或免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