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对未成年人的刑罚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不影响其成年后入伍,而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在入伍或就业时,不需要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的记录。相关记录应被封存,但可以提供给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判过缓刑的人不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而刑拘案底可以被消除。
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影响其成年后入伍。在犯罪时未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在入伍或就业时,不需要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的记录。相关记录应该被封存。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时可以提供。
一、判过缓刑的人能不能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判过缓刑的人不能开无犯罪记录证明。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被宣告缓刑说明构成犯罪,自然不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不能消除。除非犯罪时未年满18周岁,且判刑时间在五年以下,法院会依法对犯罪记录进行封存。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而无犯罪记录证明是由国家公安机关开出的用于证明居民无犯罪事实的一个证明。
二、刑拘案底可以消吗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情况予以保密。但是刑事拘留也不是一定会留下案底,因为如果被拘留人并没有被定罪判刑的话,是不会留下案底的,如果被定罪判刑,就会留下案底,且不会消除。如果以后从事需要政审的工作,需要公安机关出示证明材料,就会被翻出来,还有以后的公安系统信息联网,这些信息都可能被录入。
延伸阅读
曾受过刑事处罚是否需告知?
曾受过刑事处罚是需要告知的,这项规定为前科告知制度。法律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规定的报告义务。
结语: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影响其成年后入伍,但被判过缓刑的人不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而刑拘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百二十条未成年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据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书,将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公安机关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漏罪,合并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针对未成年人的刑罚规定

本文讲述了教唆他人犯罪时的处罚原则。教唆犯罪的人应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处罚,如果教唆未满18岁的人犯罪,则从重处罚。同时,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教唆自杀者应被视为故意杀人罪,但...查看全文

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实施诈骗,根据年龄决定是否量刑。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满16周岁的人犯诈骗罪,从轻或减轻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针对未成年人杀人案件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故意杀人分为两种情况:不满12周岁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8周岁的将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将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未成年人刑罚规定

未成年杀未成年的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已满16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十四周岁以下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害成年人的刑罚规定

我国未成年犯罪者杀害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规定: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不需判刑;已满14周岁构成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责任与成年人一样,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不适用死刑,而根据具体情况从轻处罚,但必要时可进行收容教养处罚;十四周岁到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样要负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针对未成年人抢劫罪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责任与处罚的主旨。已满16周岁的人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特定重罪下也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处罚。未满16周岁的人可由家长或监护人管教,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抢劫罪的刑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杀人罪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杀人罪,根据刑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判刑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惩罚为辅。未成年人不可适用死刑,无论立即执行还是缓期执行。...查看全文

杀人罪未成年人刑罚规定

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14至16周岁的人犯特定八种犯罪也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不适用死刑,一般从轻判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家暴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家暴根据情节不同给予处罚:轻微者可拘留或罚款,严重者构成犯罪,可判刑,致人轻伤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特别残忍手段致重伤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盗窃的刑罚规定

本文讲述了未成年人在盗窃罪方面的法律规定。根据年龄和收入情况,未成年人会受到不同的刑罚标准。同时,未成年人在遗产继承方面也存在特殊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放弃遗产。...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贩毒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贩毒判刑: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贩卖少量毒品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可从轻处罚。走私毒品方式:非法入境、偷运出境、购买、运输毒品、提供帮助等。...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拐卖的刑罚规定

诱拐未成年人的刑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可处死刑并没收财产。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司法机关管辖,包括拐出地、中转地、拐入地及途经地。若多个地区都有管辖权,一般由最先受理的司法...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强奸的刑罚规定

强奸未成年人的量刑标准包括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四种标准,具体视情况而定。强奸幼女的行为会受到加重处罚,而强奸多名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实施强奸、与人轮奸未成年人、以及导致未成年人重伤、死亡或其...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怀孕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怀孕可能构成强奸罪,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此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多人参与、在公共场所当众、二人以上轮奸、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刑罚。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的犯...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殴打他人的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十六周岁,十四至十六周岁犯重罪也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未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而由家长或政府进行管教或收容教养。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犯罪,可以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诈骗刑罚规定

未成年实施诈骗,根据年龄决定是否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需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处罚,未满16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诈骗金额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金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金额...查看全文

强奸未成年人刑罚规定

对于奸淫幼女和强奸妇女的犯罪行为,中国法律规定了从重处罚。如果涉及多人强奸或轮奸等情况,则会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包括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尽管这些犯罪在整体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抢劫刑罚规定

未成年人抢劫的判刑规则: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抢劫中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残疾,可轻判;12-14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样情况下也可轻判;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抢劫则不会被判刑。...查看全文

猥亵未成年人刑罚规定

猥亵未成年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猥亵儿童罪一般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强奸妇女、奸淫幼女也是严重犯罪,根据情节不同,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此外,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与其发生性关系,以及利用职权胁迫奸淫...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