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诸法院处理肇事逃逸案件步骤

律师回答
摘要:起诉对方肇事逃逸的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供证据材料、交纳诉讼费用等;肇事逃逸行为根据法律可被处以罚款或拘留,构成犯罪可判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逃离现场、不报案、留下假信息等。
一、起诉对方肇事逃逸流程
起诉对方肇事逃逸流程如下:
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材料。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二、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三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有什么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1.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4.肇事者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5.肇事者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6.肇事者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延伸阅读
结语:在起诉对方肇事逃逸的流程中,原告需提交起诉书及相关副本,同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法院将在七天内办理立案手续,并要求原告在收到受理通知书后七天内缴纳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案件立案后,法院将安排开庭,并要求当事人服从安排。肇事逃逸行为若不构成犯罪,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罚款,且可并处拘留;若构成犯罪,将面临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明知逃离事故现场、未报案离开医院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酒驾肇事逃逸案件处理步骤解析

酒驾肇事逃逸需承担全部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逃逸方需赔偿全部损失,且可能面临驾照暂扣、罚款、拘留等处罚。逃逸导致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将被认定承担全部责任,但若对方也有过错可减轻责任。...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处理步骤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驾驶人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报告交警,乘车人和过往者应予以协助。若无人身伤亡且事实无争议,当事人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否则应报告交警。...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案件处理办法

交通肇事逃逸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处理方式及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逃逸者将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罚款二百元至二千元。判定逃逸的情况包括明知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认为自己无责任离开现场、报案后返回现场、虽送伤...查看全文

诉诸法院离婚的步骤

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离婚案件的规定。如果被告住所地法院收到一方向其提起的离婚诉讼起诉状,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会受理立案,然后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会安排庭前调解,如果调...查看全文

肇事者逃逸案件处理办法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在造成轻微伤、财产损失不大等情况下不构成犯罪,可处罚款或拘留;但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且逃逸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判处有期徒刑。逃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包括被及时救助脱离危...查看全文

交警处理非机动车肇事逃逸的步骤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行为不构成犯罪,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罚,罚款200-2000元;机动车驾驶人或乘车人罚款200-2000元并吊销驾驶证;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罚款50-200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扣留机动车并通知当事人或家属,无法通...查看全文

起诉肇事逃逸车主的步骤指南

起诉肇事逃逸的车主需要先报案,然后向司法机关递交起诉状进行起诉。起诉流程包括提交起诉书、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缴纳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等。所需资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交通事故认定书、医疗费发票、车辆及保险资料等。...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案件处理程序

《刑事拘留程序与解除》 该文章主要介绍了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包括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批准签发《拘留证》、执行拘留等。同时也提及了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案件的程序,并强调了异地拘留时的配合。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拘留后的权...查看全文

交警肇事逃逸案件处理办法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判定及相应法律责任:明知发生事故后逃逸、酒驾无证逃逸、送伤者后逃逸、伪装身份逃逸、调查期间逃匿和否认事故但有证据证明等行为都构成肇事逃逸。根据刑法第133条,造成重大事故致人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起诉法院会怎样处理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法院起诉后根据犯罪情节依法作出判决;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起诉法院会怎样处理?

律师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法院起诉后根据犯罪情节依法作出判决;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查看全文

公民诉诸法院的基本步骤

该材料描述了公民在起诉离婚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及身份证原件的处理方式。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起诉离婚时,原告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夫妻关系证明和夫妻共同财产证明。而身份证原件在审核完后将会归还原告。因此,该材料的主要思想是说明...查看全文

肇事逃逸案件立案后如何处理?

肇事逃逸已立案可以撤案,但必须公安机关认定没有构成立案标准;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条件包括明知发生事故后逃离现场等情况。 肇事逃逸已立案可以撤案,但需公安机关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包括行政和...查看全文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案件处理办法

无证驾驶造事逃逸,一般处15天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未取得驾驶证、将车交给无证驾驶、超速50%、强迫他人违规驾驶、违反交通管制、故意损毁交通设施、非法拦截车辆等行为,可处200元至2000元...查看全文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如何处理?

轻微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相对较轻,主要是罚款,但不构成犯罪。而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则会面临刑事处罚,可能被判有期徒刑。具体处罚取决于肇事的情节和后果,如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即使不构成犯罪,逃逸情节也会导致较重的处罚。...查看全文

交警加速处理肇事逃逸案件

肇事逃逸交警解决时间:肇事逃逸交警一般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解决。如果案件尚未侦破,受害一方要求认定事故责任,交警应在接到申请后十日内作出认定书。 肇事逃逸驾驶证吊销时间:肇事逃逸后驾驶证永久吊销,终身不得重新取得。违...查看全文

处理酒驾交通肇事案件的方法和步骤

对于酒驾交通肇事,应立即报警,交警部门需及时处理、划定责任。若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者将承担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照,永不复得。...查看全文

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理根据情况不同分为三种:轻微情况处以罚款和拘留;重大事故无逃逸将吊销驾驶证;重大事故逃逸将吊销驾照且终身不得重新领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并...查看全文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法律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满足交通肇事罪成立,犯罪嫌疑人知晓事故并逃跑,不救助被害人。刑罚为3-7年有期徒刑。若因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构成致人死亡罪。...查看全文

处理肇事逃逸案件的时间限制

本文介绍了肇事逃逸案件的处理期限和处罚情况。肇事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比较大。在审理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时,具有从重情节,若因逃逸造成人员死亡则要加重处罚。最长诉讼期为15年。对于撞车肇事逃逸,根据情节轻重不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