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及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侵犯客体和主体不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该罪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而介绍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及其他公务人员的廉洁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其近亲属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则包括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二者区别如下:
一、侵犯客体不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就是该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介绍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及其他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二、主体不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延伸阅读
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法律界限与实践比较
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是两个在法律界限和实践中有所区别的概念。影响力受贿罪指的是利用职务、地位或影响力,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通常涉及高层官员或有权势的个人。而介绍贿赂罪则是指为他人引荐、介绍或协助进行贿赂行为的行为,不一定涉及到自身的权力或地位。在法律界限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主体和行为方式。实践中,对于影响力受贿罪的打击力度通常更大,因为其涉及到公权力的滥用和社会公信力的破坏。然而,对于介绍贿赂罪的打击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贿赂行为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这两个罪名的界限和实践比较,需要综合考虑法律的明确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
结语:两者区别如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该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而介绍贿赂罪侵犯的客体是公职人员及其他公务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是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在法律界限和实践中有所区别,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具体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385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及解读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客体、主体和刑事处罚等方面存在不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观上为直接故意,客体为侵犯的社会关系,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关系密切人,刑事处罚较严。介绍贿赂罪主观上为故意,客体为公职人员的廉洁...查看全文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区别

法律分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区别在于:_x000D_ 1、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关系,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_x000D_ 2、主体不同,前者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查看全文

利用影响力受贿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针对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影响力受贿,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关系;后者则是指一般主体通过介绍他人贿赂国家工作人员来谋取不正当利益,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两者的涉及主体、...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贿赂罪区别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的区别是什么 1、主观方面。首先,判断两者犯罪目的和动机。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明确的认识,行为人知道自己是处于第三者的地位介绍贿赂,其目的是通过自己和双方的联系、撮合而促成贿赂结果的实现。而行贿罪或...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贿赂罪区别?

律师分析: 首先,判断两者犯罪目的和动机。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明确的认识,行为人知道自己是处于第三者的地位介绍贿赂,其目的是通过自己和双方的联系、撮合而促成贿赂结果的实现。而行贿罪或受贿罪的共犯明确知道到自己是在帮助...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的差别?

律师解答: 1、主观方面。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贿赂罪共犯的区别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 第一,从主观方面来看,行贿罪的共犯明确知道自己是在帮助行贿一方或者受贿一方,在行贿人没有犯罪意图或者有犯罪意图但是没有明确的行贿对象时,行为人通过引见、撮合等方式引起当事人产生行贿或者受贿意图或者为之...查看全文

影响力贿赂罪与斡旋贿赂罪的区别及探讨

影响力贿赂罪与斡旋贿赂的区别在于前者利用特殊关系产生的影响力,后者利用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前者与职权无关,后者与职权有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要体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而斡旋受贿主要在不同部门、单位之间存在职务上的制约关系。...查看全文

斡旋受赌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什么是斡旋受贿 斡旋受贿罪也有称间接受贿罪,根据我国刑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对此...查看全文

贿赂罪和介绍贿赂罪有何区别?

介绍贿赂罪是否属于职务犯罪 介绍贿赂罪不属于职务犯罪,属于贪污受贿罪。我国《刑法》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与帮助贿赂的区别?

律师分析: 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明确的认识,行为人知道自己是处于第三者的地位介绍贿赂,其目的是通过自己和双方的联系、撮合而促成贿赂结果的实现。而行贿罪或受贿罪的共犯明确知道到自己是在帮助行贿一方或者受贿一方。 【法...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和斡旋贿赂的区别

法律分析:一、介绍贿赂罪和斡旋贿赂的区别不同:(一)斡旋受贿需要为请托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介绍贿赂不要求介绍贿赂人收受了请托人财物,请托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也不限,只需受托...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和斡旋贿赂的区别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第392条规定,介绍贿赂罪是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88条,斡旋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上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查看全文

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如何区分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在犯罪主体上,受贿罪的共犯,无论是帮助犯或者教唆犯,都要依附于受贿人的,不能独立存在;但是介绍贿赂罪的主体,不依赖于受贿和行贿方的第三者。2、在主观方面上,受贿罪的共犯的目的在于用...查看全文

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如何区分

法律解析: 在认定共同受贿犯罪时,还要注意非国家工作人员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与双方共同受贿的界限。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犯罪主体上,受贿罪的共犯,无论是帮助犯还是教唆犯,都是依附于受贿人的,不能独立存在;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查看全文

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如何区分

法律分析: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在犯罪主体上,受贿罪的共犯,无论是帮助犯或者教唆犯,都要依附于受贿人的,不能独立存在;但是介绍贿赂罪的主体,不依赖于受贿和行贿方的第三者。   2、在主观方面上,受贿罪的共犯的目...查看全文

共同受贿与介绍贿赂如何区分?

律师分析: 在认定共同受贿犯罪时,还要注意非国家工作人员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与双方共同受贿的界限。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犯罪主体上,受贿罪的共犯,无论是帮助犯还是教唆犯,都是依附于受贿人的,不能独立存在;而介绍贿赂罪的主体...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是:介绍贿赂罪共犯的关键在“介绍”,实施的是交流贿赂机会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行贿罪共犯的关键在“帮助”,实施的是帮助寻找行贿受贿对象、劝说行贿受贿、代表任何一方商谈财物交付及请托事项等行...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是:介绍贿赂罪共犯的关键在“介绍”,实施的是交流贿赂机会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行贿罪共犯的关键在“帮助”,实施的是帮助寻找行贿受贿对象、劝说行贿受贿、代表任何一方商谈财物交付及请托事项等行为。 ...查看全文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是什么

介绍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是:介绍贿赂罪共犯的关键在“介绍”,实施的是交流贿赂机会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行贿罪共犯的关键在“帮助”,实施的是帮助寻找行贿受贿对象、劝说行贿受贿、代表任何一方商谈财物交付及请托事项等行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