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应满足哪些条件

律师回答

(1)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

(2)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全部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

(3)犯罪人供述罪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或者其他方式,只要是如实供述全部罪行,就是自首。

自首应具备哪些条件?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首要满足的条件包括: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犯罪分子投案后应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

什么是特别自首,特别自首的成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特殊自首的构成要件如下:

特殊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成立特殊自首,除了主体要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以外,还必须符合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一实质性条件。

认定自首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关于认定自首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的法律问题。

一、认定自首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只有满足自首的条件,才能认定为自首。具体来说:

1、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1)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于犯罪之后,被动归案之前,自行投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处于所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候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理和裁判的行为。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以后,只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足以证明其具有真诚悔罪的表现。所以,能否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自首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2、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

(1)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这里的强制措施是指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措施。所谓正在服刑的罪犯,是指已经人民法院判决,正在被执行所判刑罚的人。只有上述三种人,才能构成特别自首的主体。

(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所供述的必须是本人已经实施但司法机关还不知道、不了解或尚未掌握的犯罪事实;

二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所供述的罪行在犯罪性质或者罪名上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不同。

如果供述的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同种类的罪行,不视为自首,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自首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犯罪以后自首的,无论罪行轻重,均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首,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是因为自首反映出犯罪人的再犯罪可能性有所减小,也使得司法机关能够尽快审查与裁判。

据此,在对有自首情节的犯罪分子量刑时,首先要根据不法与责任程度区分罪行轻重。如果犯罪较重,则应根据犯罪分子交待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具体情节,决定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

(二)犯罪以后自首的,只是“可以”从宽处罚,不是“应当”从宽处罚。因为有些犯罪的情节特别恶劣,罪行特别严重,如果在结局上从宽处罚,必然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自首不以悔过自新为必要前提,因此,规定只是“可以”从宽处罚,能够防止犯罪人恶意利用自首制度达到其不当目的。但是,“可以”是一种倾向性的立法规定,所以,只要没有特殊原因,对自首就要从宽处罚。

(三)一人犯数罪时,犯罪人仅对其中部分犯罪自首的,自首的上述法律效果只是适用于其中自首的犯罪,对于没有自首的犯罪,不得以自首为由从宽处罚。

(四)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时,自首的法律效果只适用于自首的共犯人,不能适用于没有自首的其他共犯人。

法院在审理犯罪嫌疑人对其进行量刑时,会严格考虑各方面的犯罪情节,从而对犯罪嫌疑人的刑法进行最终定夺,但其中也不乏有能让犯罪嫌疑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行为,例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等,其中自首行为,也是一种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刑法的行为。

相关内容:自首和立功有哪些区别?

对于罪犯来讲,诉讼过程中不管可以认定为自首还是立功,其实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因为自首和立功属于我国法定的量刑情形之一,一旦认定存在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那么在判刑的时候就会适当的考虑,对罪犯作出的处罚也就不会那么重。但这个自首和立功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一起从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自首和立功有哪些区别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自首和立功都是法定量刑情节。

(一)共犯人在自首和立功上成立要件不同:

1、共犯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本人同案的同案犯罪事实,成立自首;

2、共犯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与本人不同案的同案犯罪行,经查证属实,或者共犯人协助抓获同案犯,成立立功。

(二)法律效果不同:

1、自首对事(即自首的罪行)不对人,采取相对从宽处罚原则:

(1)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具体确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2、立功对人(即犯罪人)不对事:

(1)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仅限于自首之本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自首和立功的好处

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一般应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类似情况下,对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的从宽幅度要适当宽于具有立功情节的被告人。

虽然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但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被告人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或者在犯罪前即为规避法律、逃避处罚而准备自首、立功的,可以不从宽处罚。

对于被告人具有自首、立功情节,同时又有累犯、毒品再犯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既要考虑自首、立功的具体情节,又要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确定从宽或从严处罚。累犯的前罪为非暴力犯罪的,一般可以从宽处罚,前罪为暴力犯罪或者前、后罪为同类犯罪的,可以不从宽处罚。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对具有自首、立功情节的被告人的处罚,应注意共同犯罪人以及首要分子、主犯、从犯之间的量刑平衡。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共同犯罪的主犯检举揭发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地位、作用较次的犯罪分子的,从宽处罚与否应当从严掌握,如果从轻处罚可能导致全案量刑失衡的,一般不从轻处罚;如果检举揭发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的是其他案件中罪行同样严重的犯罪分子,一般应依法从宽处罚。对于犯罪集团的一般成员、共同犯罪的从犯立功的,特别是协助抓捕首要分子、主犯的,应当充分体现政策,依法从宽处罚。

但从本质上来讲,二者还是存在差异之处。结合上文的内容,大家应该清楚自首和立功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就包括法律效果和成立要件。当然,认定构成自首或者立功好处肯定是比较多的,要是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不妨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应具备什么条件

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

根据《关于发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的公告》第十四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三)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四)其他法律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具备的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首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自首要满足以下条件:_x000D_ 1、投案行为必须是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_x000D_ 2、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_x000D_ 3、必须是自愿置于有关司法机关或者个人的控制之下。法律依...查看全文

自首要满足哪些条件?

律师分析: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查看全文

自首要满足哪些条件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查看全文

自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自首要满足的条件包括: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犯罪分子投案后应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 自首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罪行; (2)犯罪...查看全文

满足自首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自首的条件要满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自动投案是自动交于公安机关控制下,如果是自首后又逃跑的不认定为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必须是公安机关还有掌握的罪行。法律依据:_...查看全文

满足自首的条件有哪些?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查看全文

满足自首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自首须具备以下条件,犯罪人自动投案,指犯罪事实或犯罪人尚未被发现,或者已经发现犯罪人但未采取讯问或强制措施的情况;自动投案的目的是向司法机关坦白自己的罪行。法律依据:_x000D_ 《刑法...查看全文

自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关于可以认定自首的条件有哪些的法律问题, 一、可以认定自首的条件有哪些 自首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只有满足自首的条件,才能认定为自首。具体来说: 1、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1)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查看全文

自首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自首的条件包括:1、投案行为在犯罪人未被抓捕前发生;2、投案是犯罪人自愿的决定;3、向司法机关或个人承认犯罪行为;4、自愿接受司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查看全文

要满足哪些条件算自首

法律分析:自首要满足以下条件:_x000D_ 1、犯罪分子投案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尚未归案之前;_x000D_ 2、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_x000D_ 3、必须是自愿置于有关司法机关或者个人的控制之下。...查看全文

成立自首,需满足哪些条件?

犯罪嫌疑人自首后逃跑再回来,一般情况下不构成自首。自首要求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发觉或未受讯问、采取强制措施前,主动向有关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是自首的要求之一,但犯有多罪的嫌疑人只需如实供述部分犯罪即可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中,嫌疑人需...查看全文

自首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自首要满足的条件有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满足哪些条件认定构成自首

法律解析: 满足以下条件认定构成自首:1、犯罪后自动投案;2、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行为。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查看全文

满足哪些条件认定构成自首?

律师分析: 满足以下条件认定构成自首:1、犯罪后自动投案;2、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行为。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查看全文

自首成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特殊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供述未被掌握的非同种犯罪的行为。特殊自首的适用对象和条件不同于一般自首。自首后犯罪其自首...查看全文

2023年自首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自首的条件和处罚:自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包括自动投案、坦白罪行和接受国家审判。自首后一般可得到从轻处罚,犯罪较轻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的轻重可根据法定刑或犯罪性质来评估,最低法定刑为3年以上被视为较重罪。根据这些标准,决定自首情...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自首条件及处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接受审查和追诉。自首需真正接受审判,畏罪潜逃不算自首。自首可获从轻处罚,较轻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刑法规定可从轻处罚,但非必须。...查看全文

2023自首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自首的条件包括:犯罪人自动投案、自动坦白罪行并接受审判。自首会从轻处罚,但具体减轻程度取决于犯罪的轻重程度,较轻的犯罪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判断标准可根据法定刑或犯罪所应判处的刑罚。...查看全文

认定自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认定自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以前,或者犯罪事实虽被发现,但不知何人所为,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现,但是尚未受到司法机关的传唤或者尚未...查看全文

自首的概念是什么,自首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需要满足的条件:_x000D_ 1、犯罪分子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_x000D_ 2、犯罪分子必须自动投案;_x000D_ 3、犯...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肖敬仁

北京市-北京市-西城区

认证律师知识产权、知识产权

已服务10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