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1、对象要求: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产所有权。虽然一些犯罪活动也使用一些欺骗手段,甚至追求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由于其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诈骗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产,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由于刑法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其对象还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2、客观要求: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其次,欺诈使对方有错误的理解。对方的错误理解是由行为人的欺诈引起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的建立。在欺诈和财产处置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理解。欺诈罪的确立要求受害者在陷入错误理解后进行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和处分意义,要求区分欺诈和盗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