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未成年怎么处理

律师回答

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处理原则:

一、从宽处理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至于是从轻还是减轻以及从轻的幅度,则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这一原则,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在具体量刑时一般应将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区别开来,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在决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时,一般也要体现不同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和实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轻、减轻处罚的从宽原则。

二、不适用死刑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应判处死刑。这是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所谓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即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也应适用本条规定。我国刑法之所以规定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主要原因在于: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它关系到犯罪人的生死存亡。不满18周岁的人由于未成年,还处在生理与心理发育过程中,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还比较弱,因此,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故不宜适用死刑。

三、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

我国未成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象父母对孩子、教师对学生一样,针对其个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危害性。

这一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处理未成人案件中既要注意查清事实,又要及时对未成人进行教育和感化。教育、感化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要受到重视,要正确处理查清事实与教育、感化的关系。查清事实是正确教育的基础,事实不清,就无法以理服人,难以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但也不能专注于事实本身而忽视教育和感化。教育和感化是处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重要原则。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感化要注意挖掘犯罪发生的深层次根源,剖析未成人犯罪的根本动因,对症下药,深入进行心理教育,使其真正认罪伏法,并能正确对待将要面临的刑事处罚和履行。

贯彻教育、感化和挽救原则并不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只重教育而忽视惩罚。未成年人犯罪同样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对其依法予以处罚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忽视惩罚或不当的处罚难以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对教育、感化方针的贯彻是不利的。但这种处罚要遵循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针,可罚可不罚的尽量不处罚。

四、分案处理的原则

分案处理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

诉讼程序分离是指未成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只要不妨碍诉讼,要分案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办理。”

分别关押是指对未成年适用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要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别关押看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也明确地规定: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分别执行是指对未成年人的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的执行,要同成年人分开,不能放在同一场所,以防止成年罪犯对未成年罪犯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未成年罪犯的执行场所一般为少年犯管教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六条后半段还明确规定:“未成年犯在被执行刑罚期间,执行机关应当加强对未成年犯的法制教育,对未成年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执行机关应当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五、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未成年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除保障其享有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作为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以外,还要注意认真落实其作为未成年人所享有的一些特别权利。从有关规定来看,主要有两点:

1.法定代理人的在场权。我国刑事诉讼法1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讯问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时,根据调查案件的需要,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通知其家长或者监护人或者教师到场”。《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一条规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开庭审理前,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出庭。法定代理人无法出庭或者确实不适宜出庭的,应另行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出庭。经通知,其他监护人或者成年近亲属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应当记录在卷。”依照上述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讯问和审判时,可以提出要求,让他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未成年人心理尚未成熟,法定代理人在讯问、审判时到场,有利于未成人的情绪稳定,也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为保障诉讼目的实现,司法机关在没有妨碍诉讼进行的例外情况时,一般应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

2.获得指定辩护的权利。刑事诉讼法35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未成年人作为被告人时,不但其诉讼地位决定了其行使辩护权的困难,而且未成年人本身这一主体的特点就决定了获得辩护人帮助的迫切性。刑事诉讼法的这一规定对于保障未成年人被告诉讼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六、不公开审理的原则

不公开审理原则是指法院在审理未成年案件时,不对社会公开,不允许旁听和记者采访。《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第2款规定: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第三款还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3条进一步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判决前,审判人员不得向外界披露任何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案卷材料,除依法查阅、摘抄、复制以外,未经本院院长批准,不得查询和摘录,并不得公开和传播。对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理有利于缓解未成年人的紧张情绪,防止公开审判可能导致的给未成人造成精神创伤、增加改造的难度等不利于其回归社会的消极后果。

不公开审理原则只是指审判过程不公开,对判决的宣告应公开进行。但根据《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

七、全面调查的原则

全面调查原则是指司法人员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时,不能仅从处罚的目的出发,满足于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调查。还要基于教育、挽救的目的,对未成年人的的生理、心理状况及其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必要时还要进行医疗检查和心理学、精神病学判断。

全面调查原则要贯穿刑事诉讼的始终,而不限于法庭调查。贯彻全面调查原则,可以全面把握未成的人生活、成长环境,了解其人格、素质等情况,查明犯罪的原因和条件。这不但有利于正确处理案件,而且对选择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教育、改造也是很有必要的。

八、迅速简约的原则

迅速简约原则是指在办理未成年案件中,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要尽可能地缩短时间,提高诉讼效率,简化程序,争取早日结案。简约是迅速的前提,迅速是简化的客观效果,二者相互联系。

以上就是对你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未成年人在犯罪的时候首先是稍微轻点,然后是判刑的时候是不公开审理的,还是教育为主的,要是认错态度很好的,那么还会适当的减轻一些的,关于未成年的犯罪处罚方面的已经给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成年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十四到十六周岁构成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十六周岁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末成年人犯罪应从轻减轻处罚。1、如果该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2、如果已满16周岁,则该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应当减轻...查看全文

未成年犯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处理未成年刑事犯罪有以下几种方式: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年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如果犯下了故意杀人等严重罪行且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应负刑事责任;满十四周岁不...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4年未处理?

律师分析: 无论是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如果当时已经立案的,则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在未作出处理决定前,时效一直未重新开始计算 ,因此,从理论上讲,再起诉没有问题。不过,在专现实中,除了刑事案件外,长时间不作处理的民事案件可能性太小。...查看全文

未成年行政案件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未成年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 (1)如果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2)如果14岁至不满18岁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犯罪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处理未成年刑事犯罪的方式: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年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犯故意杀人等二类罪,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应负刑事责任;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拘留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未成年刑事拘留怎么处理未成年人犯法可能会从轻处理;1、未成年人犯罪后,被抓住后成年的,犯罪年龄是按实施犯罪行为时确定的,所以仍然按未成年人犯罪处理。2、对未成年人,可以从轻、减轻处...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交通肇事案件处理

交通肇事受害者是未成年人的处理和交通肇事无力赔偿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未成年人受害的交通肇事,学校等教育机构和第三人都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交通肇事无力赔偿时,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经营者或行为人可以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但...查看全文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原则

少年法庭是专门处理16岁以下少年犯或儿童犯的法庭,除杀人罪外,所有16岁以下的案件都由少年法庭审理,同时也有权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发出监管及保护令,少年法庭又称儿童法庭。...查看全文

够不成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侵权(侵害)行为,对侵权行为人的法律后果分三类:一是刑事处罚,二是行政处罚,三是承担侵权责任。不构成刑事案件的,适格于行政处罚的予以行政处罚,不适格于行政处罚是可以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够不成刑事案件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可以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措施。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根据情节轻重,公安机关会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包括处罚、不予处罚、移送刑事责任等。治安管理处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案件规定?

律师分析: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第二百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案件标准?

律师解答: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第二百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查看全文

未成年盗窃案怎么处理判刑

法律解析: 满16岁的人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查看全文

未成年盗窃案怎么处理判刑?

律师分析: 满16岁的人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查看全文

未成年盗窃案怎么处理判刑

法律分析:满16岁的人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三万...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案件有案底吗?

律师分析: 未成年犯罪是会有案底的,不过未成年人的犯罪资料非司法机关办案不得调阅。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案件有案底吗

法律分析:未成年犯罪是会有案底的,不过未成年人的犯罪资料非司法机关办案不得调阅。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查看全文

未成年刑事案件有案底吗

未成年犯罪有案底,但对于判刑五年以下的轻罪犯罪记录会被封存,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查看全文

不构成刑事案件的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时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对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公安机关可以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包括警...查看全文

未成年校园霸凌事件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校园欺凌者未成年怎样处罚?如果校园欺凌者是未成年人的话,一般就是进行法制教育和管制,然后承担民事责任就没有了。我国处理校园欺凌只能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处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