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中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另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基数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均按解除劳动合同当月时的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50%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中第1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根据劳动部引发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中的规定: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职工主动离职有经济补偿吗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劳动者自愿辞职不能享受经济补偿金,但被迫辞职的能要求经济补偿金。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
1、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4、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律师分析: 劳动者被迫离职的,劳动者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按月平均工资计算,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律师分析: 因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被迫离职,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障,拖欠报销 老板拖欠工资,先找老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离职被拖欠工资怎么办 离职被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查看全文

拖欠工资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因公司拖欠工资离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查看全文

恶意降薪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一、恶意降薪被迫离职怎么赔偿1、被迫停薪留职的赔偿是,如果员工拒绝被迫的停薪留职,公司因此而辞退员工的,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可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赔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可获得...查看全文

上了俩年班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员工被迫离职是否有赔偿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员工被迫离职的,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查看全文

新入职合同工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一、劳动者被迫离职补偿怎么计算 1、劳动者被迫离职,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查看全文

工人被勒索被迫离职怎么赔偿的

法律分析:一、工人被勒索被迫离职怎么赔偿的在劳动合同期内(如果劳动者没有过错)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2倍经济补偿金数额的赔偿金。二、公司没签合同要辞退怎么处理1、按...查看全文

没签劳动合同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需承担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责任,未签合同的补偿为11个月双倍工资,加上未缴纳保险的损失和1个月工资的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但需保留相关证据。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查看全文

没签劳动合同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应承担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责任,未签订合同的补偿为11个月的双倍工资,单位未缴纳保险的损失也应补偿,解除合同可获得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但需保留相关证据。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查看全文

签的3个月合同,被迫离职怎么赔偿

法律分析:一、签的3个月合同,被迫离职怎么赔偿原则上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解除经济补偿金的,但如果在企业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单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及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解...查看全文

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赔

被迫离职赔偿金计算如下: 1、如果不是劳动者的意愿,不属于劳动者问题,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查看全文

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赔

被迫离职时的劳动者赔偿怎么计算 劳动者被迫离职补偿的计算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被迫离职应...查看全文

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赔

被迫离职时的劳动者赔偿怎么计算 劳动者被迫离职补偿的计算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被迫离职应...查看全文

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赔

法律分析:被迫离职赔偿金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月均工资来赔。根据法律规定,被非法开除的,用人单位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查看全文

6年经理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赔

法律分析:1、提前至共享服务中心领取员工辞职审批表。2、填写员工辞职审批表。3、事专员查看员工档案是否有培训协议,确认员工是否在培训服务期内, 计算服务期内员工应支付公司的赔偿金额。4、离职人员直接...查看全文

6年经理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赔

法律分析:1、提前至共享服务中心领取员工辞职审批表。2、填写员工辞职审批表。3、事专员查看员工档案是否有培训协议,确认员工是否在培训服务期内, 计算服务期内员工应支付公司的赔偿金额。4、离职人员直接...查看全文

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申请

可以搜集在证据进行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经济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查看全文

工作两年被迫离职赔偿金怎么计算

一、工作2年零3个月被辞退经济补偿怎么算 1、工作2年3个月被辞退的,经济补偿金是2个半月工资,如果违法辞退的,按2倍标准支付经济补偿,即支付5个月工资。 2、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如下: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查看全文

被迫离职赔偿?

律师分析: 一般职工在主动离职的情况下是不会获得赔偿金的,而只有在一些被迫辞职的时候,才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金。那此时被迫离职赔偿金计算是怎样的呢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让律图小编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法律依据】: 《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