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犯罪能否避免?

律师回答
摘要:代购是否违法取决于是否走正常通道缴纳税费,违法则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海外代购与走私的区别在于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代购本身只要不偷逃税款、不以经营为业且数额有限,是合法的,而走私是故意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的严重违法行为。
一、代购违法吗
1、代购如果是走正常的程序通道,且缴纳正常的税费,并不是违法,不会构成走私普通通货物、物品罪。构成本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海外代购与走私的区别是什么
1、代购合不合法主要还是看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
2、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代购本身并不违法,对于大多数喜欢海外购物或者帮别人代购一些商品的行为来说,只要主观上不具备偷逃税的故意,不是以经营为业且数额有限,都不会触犯刑律。如果通过正常缴纳关税来代购,也完全合法。如果代购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逃避了海关监管、偷逃关税,则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属于违法行为。
3、走私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故意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通过各种方式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者偷逃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具体罪名有: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固体废物罪。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代购并不违法,只要走正常程序通道并缴纳税费。走私行为才构成违法,涉及走私的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相应罚金。海外代购与走私的区别在于是否申报和缴纳税款。只要代购行为合法,主观上无偷逃税意图,非经营且数额有限,不触犯刑律。走私行为是故意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关税的严重违法行为。请大家遵守法律规定,合法合规进行代购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七条 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私刻公章罪能否避免被判缓刑?

犯罪人私刻公章罪能符合缓刑条件时,可以判缓刑,但仅限于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前提是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并非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和解避免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能和解,但需满足以下条件:公诉案件中,只限于民间纠纷引起、刑法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三年以下刑罚案件,或除渎职犯罪外的七年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五年内未故意犯罪。自诉案件中,法院可调解,自诉人与被告人可...查看全文

走私犯罪能否逃脱刑罚?

犯罪分子中怀孕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可宣告缓刑,条件包括犯罪轻微、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社区无不良影响、非首要分子或累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可适用缓刑,条件为未成为首要分子或累犯。走私罪需满足四个条件,如补缴关税、经海关批准销售等则不...查看全文

酒驾再犯,能否避免拘留?

根据《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面临6个月的驾驶证暂扣和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如果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同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能否有效避免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取保候审,包括可能判处较轻刑罚、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以及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况。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操作。...查看全文

能否开具无犯罪证明以避免起诉?

犯罪记录是指个人过去犯罪行为的记录,存放在公安部门和相关机关。记录包括基本信息、判决和刑罚执行情况等。免于起诉的人没有犯罪记录,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查看全文

能否在犯法经营罪时中止犯罪并避免刑罚?

非法经营罪犯罪中止后仍可能受到处罚,但若能提供证据证明中止犯罪后无人受伤,可免除处罚或减轻处罚;非法经营罪的认定需满足刑事和行政违法性、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包括违法所得罚金和有期徒刑,且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更严厉的...查看全文

走私黄金是否犯罪?

走私黄金触犯刑法,将面临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走私贵重金属罪指违反海关法规,非法运输、携带、邮寄禁止出口的贵重金属,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理。犯罪者将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累犯是否能够避免判缓刑?

根据法律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缓刑是指对于已触犯法律、经过法定程序被确认为犯罪、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在先行宣告定罪的同时,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对于盗窃罪等刑罚较低的犯罪行为,缓刑的适用条件可能有所不同,具...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是否能帮助累犯避免再次犯罪?

取保候审的条件之一是不会发生社会危害性,而累犯一般被认定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不能申请缓刑。累犯是再次犯罪,前后罪必须是故意的犯罪,而再犯没有此限制;累犯需要受过一定刑罚,再犯不要求前后两罪判处一定刑罚;累犯后罪必须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来避免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能否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但需符合条件:犯罪情节轻微、人身危险性低。取保候审并不代表无罪,仍需进行处罚。犯罪者在保释期间应合作公安机关,避免违法行为。经济犯罪涉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罪名。取保候审是...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是否能帮助避免再次犯罪?

累犯不得取保候审,取保候审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犯罪嫌疑人,如可能判处轻刑、不构成社会危险性、患病或怀孕等情况。累犯的构成条件包括故意犯罪、前一个罪被判有期徒刑以上、五年内再犯应判有期徒刑以上等。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查看全文

能否使用取保候审来避免再次犯罪?

累犯不能取保候审,但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等特殊情况可例外。取保候审的程序包括申请、决定和执行。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不会被判刑,最终判决由法院决定。是否能取保候审需根据具体案情分析,累犯应对司法侦查有所...查看全文

能否自首认罪又能避免刑罚?

犯罪未遂可以自首,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罪未遂是一种犯罪形态,但由于危害性较小,可以减轻处罚。如果嫌疑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还可进一步减轻处罚。通过有效辩护,可以争取免予刑事处分。...查看全文

个人如何避免侵犯隐私权

一、如何防止对个人隐私的侵害 可以利用隐私权赋予权利来避免他人侵犯自己隐私权: 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不仅享有消极的隐瞒权,...查看全文

犯罪后自首的未成年人能否避免刑罚?

未成年人犯罪后自首,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需追究刑责,但可从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避免犯入户抢劫罪?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或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查看全文

父母将孩子送养是否能避免犯罪问题?

审查借送养和民间送养的界限应关注是否存在非法获利目的,包括审查子女被“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是否收取钱财及数额、对方是否有抚养目的和能力等,以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存在非法获利目的。...查看全文

离婚是否可以避免丈夫犯罪

本文讲述了离婚判决的相关规定。离婚以感情是否已破裂为依据,共规定了5种情况。如果调解无效,应当允许离婚。有关司法解释中规定,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视为感情确已破裂情形。因此,老公犯罪是可以离婚的。另外...查看全文

诈骗罪是否能够完全避免?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罚金及没收财产等刑罚;涉嫌诈骗罪的从犯应从轻处罚,一般不能免除刑事责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