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有没有治安处罚

律师回答
摘要:敲诈他人财产500元属于敲诈勒索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将会处理。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强行索要财物。威胁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表示,可以委托第三者转达,可以明示或暗示。威胁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可以是当场实现或日后实现。
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敲诈他人财产500元的,是属于敲诈勒索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是会处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诈勒索行为怎样认定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1、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例如,以将要实施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灭财物等相恐吓。由此可见,本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不可能是不作为。制造、散步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2、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例如,财务所有人或持有人的亲属等。
3、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当着被害人的面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表示,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方式表示;可以是行为人亲自发出,也可以是委托第三者转达;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4、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有多种。有的可以是当场实现的,如杀害、伤害,有的是当场不可能实现,必须日后才能实现的,如揭发隐私。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威胁将要实施危害行为,并非意味着发出威胁之时不实施任何危害行为,例如威胁将要实施伤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之时实施相对轻微的殴打行为;或者威胁将要实施杀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之时实施伤害行为。此种当场实施较轻加害行为、同时威胁将来实施较重加害行为的方式,可能影响行为人实际触犯的罪名和符合的具体犯罪数量,应当结合具体案件情况予以判断。
延伸阅读
结语:敲诈勒索行为违反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敲诈他人财产500元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会依法予以处理。根据法律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的方式,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并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需要注意的是,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可以是当场实现的,也可以是日后才能实现的。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应综合考虑行为人实际触犯的罪名和符合的具体犯罪数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敲诈勒索治安处罚

敲诈勒索行为可以适用治安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敲诈勒索财物的应当按情节严重程度处以拘留和罚款。情节严重的,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的,应当按照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治安处罚解释?

律师分析: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的处理惩罚。但是敲诈勒索罪已经构成刑事犯罪,所以敲诈勒索罪是没有治安处罚的,敲诈勒索罪...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是否适用治安处罚

法律分析:敲诈勒索行为可以适用治安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敲诈勒索财物的应当按情节严重程度处以拘留和罚款。情节严重的,违反刑法的相关规定的,应当按照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敲诈勒索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复杂客体、采用威胁手段、主体为一般主体、具有非法强索财物的目的。根据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分为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分别处以不同的有期徒刑和罚金。至于诈骗的刑...查看全文

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标准

只要被勒索都可以报警,构不构成犯罪的,有《刑法》来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数额犯,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必须是“数额较大”,起点为二千元至五千元。数额认定标准为三万元至十万元为“数额巨大”,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数额特别巨大”。各地可以根据经...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敲诈勒索的治安处罚标准:一般对违法行为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则对违法行为人处十到十五日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按照治安处罚法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如何处理:治安处罚法的观点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行为将受到拘留和罚款的处罚。敲诈勒索罪的认定需满足复杂的客体要件、采用威胁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客观要件、年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作为主体以及具有非法强索...查看全文

治安队员冒充敲诈勒索的惩罚

假冒治安队员敲诈勒索的判刑规则:假冒治安队员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敲诈勒索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判十年以上有期徒...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处罚有哪些?

敲诈勒索罪处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查看全文

涉及敲诈勒索的治安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是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行为给予的处理惩罚。然而,敲诈勒索罪已构成刑事犯罪,不适用治安处罚,而适用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者可处3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的处罚有哪些

法律分析:敲诈勒索的处罚是,行为人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未遂治安处罚法是如何标准的?

律师解答: 根据规定敲诈勒索未遂治安处罚法规定如下:是否构成敲诈勒索主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以下敲诈勒索的行为。定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未遂治安处罚法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根据规定敲诈勒索未遂治安处罚法规定如下:是否构成敲诈勒索主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以下敲诈勒索的行为。定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未遂治安处罚法是如何标准的?

法律解析: 根据规定敲诈勒索未遂治安处罚法规定如下:是否构成敲诈勒索主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以下敲诈勒索的行为。定义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查看全文

没有给钱就敲诈勒索?

敲诈勒索未遂也构成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犯罪未遂是指已经实行了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对于未遂犯,可参照已遂犯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的处罚?

律师分析: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的处罚

法律分析: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处罚标准?

律师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如下: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二千元至五千元为起...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的处罚

法律解析: 1、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