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律师回答
摘要:诈捐属违法行为,但非犯罪。在公益捐赠场合承诺捐赠却不履行,构成债权债务关系,可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利。非公开场合承诺的口头捐赠属单方面行为,不履行即放弃,无法追究法律责任。《慈善法》规定,以慈善名义骗取财产的行为将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诈捐是违法的,但不构成犯罪。诈捐是指在公益捐赠场合承诺捐赠而不履行,在这个过程中捐赠人已经获得了名誉,却不履行捐赠义务,因此可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违法但不是犯罪,受赠单位或个人能够启动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如果不是公开场合承诺的捐赠属于口头承诺的单方面行为,不履行就是放弃捐赠,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法律依据:诈捐是违法的,但不构成犯罪。诈捐是指在公益捐赠场合承诺捐赠而不履行,在这个过程中捐赠人已经获得了名誉,却不履行捐赠义务,因此可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违法但不是犯罪,受赠单位或个人能够启动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如果不是公开场合承诺的捐赠属于口头承诺的单方面行为,不履行就是放弃捐赠,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七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延伸阅读
骗捐诈捐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其承担责任
骗捐诈捐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十分严重。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骗捐诈捐属于诈骗罪的范畴,一旦被定罪,将面临刑事责任的承担。对于骗捐诈捐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如拘役、有期徒刑等。此外,骗捐诈捐还会造成社会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声誉和形象。对于从事骗捐诈捐的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骗捐诈捐行为的严重性,坚决抵制此类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公正和诚信。
结语:诈捐是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捐赠人在公益场合承诺捐赠却未履行义务,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受赠单位或个人可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利。非公开场合的口头承诺不履行即放弃捐赠,无法承担法律责任。骗捐诈捐是严重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属于诈骗罪,将面临刑事责任。此外,骗捐诈捐还会受到社会谴责,损害个人声誉和形象。我们应共同抵制此类行为,维护社会公正和诚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一百零三条 非法人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登记。
设立非法人组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一条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诈捐承担什么责任?

律师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捐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达到一定标准就会构成犯罪。并且公益性的捐赠也不可以随意撤销。如果公开承诺了捐赠,那么就相当于达成了捐赠协议,...查看全文

诈捐判刑吗

法律分析: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三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查看全文

捐款造假应承担何种责任?

公众人物散布不实信息及虚假募捐行为,不仅在道德层面上破坏社会秩序,也可能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对其进行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民政部门可责令退还捐款并处以罚款等处罚。...查看全文

捐款诈骗违法吗?

诈捐是犯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以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网络上利用募捐进行诈骗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钱财为目的,以募捐形式骗取钱财的...查看全文

骗取捐款构成诈骗吗?

法律解析: 诈骗罪的认定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若被害人自我答责地处分其财物,以用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则应排除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成立,意味着财产法益遭到了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查看全文

骗取捐款构成诈骗吗?

律师分析: 诈骗罪的认定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若被害人自我答责地处分其财物,以用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则应排除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成立,意味着财产法益遭到了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查看全文

捐款诈骗罪行的刑罚

募捐活动违法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警告、责令停止募捐、退还捐赠人财产、罚款等。违法行为包括无资格组织或个人募捐、欺骗捐赠者、摊派捐款、妨碍公共秩序等。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验证义务也将受到处罚。...查看全文

诈骗2000元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诈骗2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查看全文

诈骗2000元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解析: 诈骗2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查看全文

诈骗2000元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律师分析: 诈骗2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查看全文

诈骗2000元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诈骗2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查看全文

诈骗2000元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解析: 诈骗2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查看全文

诈骗2000元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解析: 诈骗2000元属于数额较大,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查看全文

诈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诈捐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达到一定标准就会构成犯罪。并且公益性的捐赠也不可以随意撤销。如果公开承诺了捐赠,那么就相当于达成了捐赠协议,此时如果有诈捐行为就会涉及到民事纠纷...查看全文

骗取捐款构成诈骗罪吗

法律分析:一、骗取捐款构成诈骗罪吗1、犯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查看全文

诈捐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捐在一定的情形下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达到一定标准就会构成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七...查看全文

诈捐违法吗

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骗捐诈捐会承担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查看全文

诈捐犯法吗

法律解析: 诈捐一般不犯法。诈捐一般属于道德问题,涉嫌民事纠纷,通常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第十六条 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当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收据,将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查看全文

骗取捐款构成诈骗嘛?

律师解答: 诈骗罪的认定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若被害人自我答责地处分其财物,以用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则应排除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成立,意味着财产法益遭到了侵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查看全文

公司集资诈骗业务员会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分析:公司集资诈骗,业务员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业务员属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业务员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业务员非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或者未参与集资诈骗活动的,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占彬

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33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