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章的财产保全的举措主要有: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章的其他方法。
1、查封。查封是指人民法院清点财产、粘贴封条、就地封存,以防止他人处置和移动的一种财产保全举措。这种举措主要适用于不动产。
2、扣押。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对需要采取财产保全举措的财物就地扣留或异地扣留保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动用和处分。这种举措主要适用于动产。
3、冻结。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转移其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举措。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任何人(包括银行和信用合作社)都不准动用。冻结期限为六个月。六个月的诉讼期限届满之后,人民法院没有重新办理冻结手续的,原冻结举措视为自动撤销,权利人有权自由处分冻结的款项。对股权、债券的保全举措也适用冻结。
4、法律准许的其他方法。这是指除上述三项举措以外的其他方法。这是一种弹性规章,实践中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①对季节性商品,鲜活、易腐烂变质以及其他不宜长期保存的物品,可以采用变卖后由人民法院保存价款的方法予以保全。
②对不动产和特定动产(如车辆、船舶等),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扣押有关财产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产权转移手续的方法予以保全。
③人民法院对抵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举措,但抵押权人、留置权人有优先受偿权。
④人民法院对债务人到期应得的利益,可以限制其支配,通知有关单位协助执行。
⑤债务人的财产不能满足保全请求,但对第三人有到期债权的,人民法院可以以债权人的申请裁定该第三人不得对本案债务人清偿。该第三人要求清偿的,由人民法院提存财物或价款。
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举措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负责保全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人民法院都不得动用该项财产。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其他任何单位包括人民法院都不得重复查封、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