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领证假结婚,拆迁补偿领取者是谁?

律师回答
摘要:拆迁中的假离婚、假结婚行为构成诈骗罪,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这些行为不仅对婚姻制度和伦理道德造成破坏,还会引发财产和家庭问题。根据刑法规定,诈骗行为涉及财物数额较大的可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则更严厉。这些假离婚、假结婚行为不仅违法,也违背了道德伦理。
在很多人心中,拆迁是一条通往财富自由的捷径。因此,在拆迁中弄虚作假的人并不在少数,包括但不限于抢栽抢建、假结婚、假离婚等等。为了拆迁假离婚、假结婚大家就算没见过,听也听得多了。
网友咨询:
通过“假结婚”获取搬迁补偿款是否构成诈骗罪?
律师解答:
“假结婚”中的假指的是婚姻实际意义上的假,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婚姻有效的条件,即双方自愿且满足法定的年龄要求,那么缔结的婚姻就法律上来说就是有效的,是真的。通过“假结婚”获得更多的安置补偿,获得本来不应该获得的财物,即构成诈骗罪的第一要素,具备主观非法占有目的。实施了离婚、再婚行为来骗取政府财产,具备了诈骗罪中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诈骗行为的条件;房屋价值一般数额较大甚至巨大,满足构成诈骗罪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则管制,并处或则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则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则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则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则没收财产。
律师补充:
按照主流的刑法学理论,刑法上所规定的诈骗罪要满足这样一个行为模式:行为人实施欺骗——被害人陷入认识上的错误——被害人陷入认识上的错误之后向行为人交付财物——行为人或者第三人取得财物——被害人受到财产损失。对于以非法获取拆迁补偿款及安置房屋面积为目的、采取“假结婚”“假离婚”等方式进行诈骗的行为,不仅是对婚姻的藐视,更是对伦理风俗的破坏,不仅有违道德,更是有违法律。另外,一旦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还会出现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债务问题、孩子抚育等一系列问题。
延伸阅读
结语:通过假结婚获取搬迁补偿款构成诈骗罪。虽然满足法律上的婚姻有效条件,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他人获得财物,严重损害了婚姻伦理和社会风俗。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者将受到刑事处罚。此外,假离婚还会引发财产分割、债务和孩子抚育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坚守法律底线,维护婚姻的纯洁性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三百二十三条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假结婚真领证骗取拆迁安置房有什么后果

小额诈骗不立案,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资金。根据《刑法》第266条,数额较大的诈骗可判处有期徒刑或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金额分别为1万至3万...查看全文

拆迁时结婚能领补偿吗

动迁内结婚补偿问题及法律规定:结婚前的房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拆迁补偿的房产或款项仍属婚前个人财产。法律规定对被拆迁的房屋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补偿。出让动迁房是指拆迁安置房,受法律和地方政策约束,补偿包括房屋价值、搬迁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查看全文

假结婚真领证婚前协议?

律师分析: 如果结婚证是假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会受理当事人的离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查看全文

假结婚真领证婚前合同?

律师解答: 如果结婚证是假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会受理当事人的离婚登记。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查看全文

结婚证领取后是否算真正结婚?

领取结婚证是真正合法结婚的标志,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只有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领取结婚证才算是合法夫妻,未登记只能算是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拆迁户如何领取拆迁补偿款项?

被拆迁人在与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就应将补偿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期限等作明确约定,届时拆迁人应当在该协议约定的付款期限内,将拆迁补偿款存入指定银行,并将银行开具的补偿款存款单据交付给被拆迁人。 空挂户口能否取得拆迁补偿款 影响...查看全文

安置房骗取真领证假结婚是否合法?

本文介绍了诈骗罪中虚假承诺的构成要件以及信用卡逾期不还款可能构成的罪名和刑罚。诈骗罪中虚假承诺需同时满足骗取财物和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若逾期不还款且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查看全文

领取拆迁补偿款的方式?

律师分析: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的形式与产权置换形式;还可以选择货币与产权置换相结合型的补偿形式。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查看全文

领取拆迁补偿款的方式

法律分析: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的形式与产权置换形式;还可以选择货币与产权置换相结合型的补偿形式。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款如何领取?

1、凭拆迁协议 、封房证 、户口、本 身份证 、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 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 以上都需要原件。  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征收补偿...查看全文

房子拆迁补偿款怎么领取?

法律解析: 1、凭拆迁协议 、封房证 、户口、本 身份证 、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 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 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款怎么领取

1、凭拆迁协议 、封房证 、户口、本 身份证 、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 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 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征收补偿款,...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款怎么领取

法律分析:1、凭拆迁协议、封房证、户口本、身份证、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征收补...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领取补偿的流程

1、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房屋的单位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2、发布拆迁公告: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发布拆迁公告,将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向社会公布...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怎么领取补偿款

房屋拆迁补偿款的领取:1、凭拆迁协议、封房证、户口本、身份证、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款怎么领取?

律师分析: 1、凭拆迁协议、封房证、户口本、身份证、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征收补偿款,...查看全文

房子拆迁补偿款怎么领取?

律师解答: 1、凭拆迁协议 、封房证 、户口、本 身份证 、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 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 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查看全文

农村拆迁补偿款能否领取?

一旦农村户口迁出,将无法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但根据房屋所有权或继承权,拆迁者仍有机会主张拆迁补偿。因此,即使户口迁出农村,面临拆迁时仍有可能获得房屋拆迁补偿。然而,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款怎么领取

法律解析: 1、凭拆迁协议、封房证、户口本、身份证、本人或者直系亲属代理,需要带代办人的身份证以上都需要原件。2、被征收人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后,由实施单位报县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征收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审核拨付征收补偿款,...查看全文

假结婚领真结婚证法规上有效吗?

法律解析: 有效。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后,即确立婚姻关系。虽然是假结婚,到那时领了结婚证,就是确立了法律上的婚姻关系,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