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政府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包括三项制度: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从业人员和退休人员;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非从业人员;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村居民。
三项制度覆盖群体不同,保障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的主要对象是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
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它的覆盖对象是各类企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事业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主要以农村农民为保险对象;
(3)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它主要面向国家机关单位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4)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以城镇中的非从业居民为保险对象。
什么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保险法》第25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是什么
《社会保险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我国从1995年提出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7年明确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待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支付职工退休时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基本养老统筹基金用于均衡用人单位的负担,实行现收现付,体现社会互助共济;另一部分是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进入个人账户,用于负担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支付,体现个人责任。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怎么报销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个人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中断了,有什么影响
社保如果中断了,会影响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
1、医疗保险的影响
按规定,女性连续缴纳20年,男性25年。退休前买药住院都能刷医保卡,并按比例报销。
退休后,依然能享受保障至终身,注意是连续缴费年限。
如果离职,断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清零,续缴后重新计算。
中途断了的次月,医保卡就不能刷了,买药刷卡,生病报销等福利都享受不了。
2、养老保险的影响
养老金的缴纳,遵循“多劳多得”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能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
15年缴费期,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连续缴费15年后,还是要缴纳。
因为五险是兄弟,要缴一起缴,要停一起停。一旦满15年停缴养老保险,医保也随之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