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逆行与汽车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律师回答
摘要:电动车逆行被撞责任分配如下:1、在机动车道逆行的电动车主要承担责任;2、在非机动车道逆行的电动车与轿车同等承担责任;3、如果机动车有违法行为,电动车逆行不影响机动车全责;4、最终责任划分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电动车逆行被撞谁来承担责任需要按照下列情况确定:
1、电动车逆行与轿车相撞的,如果在机动车道,电动车承担主要责任。电动车不属于机动车辆,所以是这是属于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电动车逆行是违法交通法的,如果与没有违反交通法行为的机动车发生碰撞的,则非机动车承担主要责任;
2、电动车逆行与轿车相撞的,如果在非机动车道,电动车因为存在逆行,所以与汽车承担同等责任。非机动车道主要是专供自行车、平板车、三轮车、电动车和兽力车等车辆行驶的道路;
3、如果机动车有违法行为的,比如闯红灯、违法调头、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即使电动车逆行,机动车也是全责;
4、具体的责任划分还是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延伸阅读
电动车逆行与汽车碰撞,谁应承担交通事故责任?
在电动车逆行与汽车碰撞的情况下,谁应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的。根据交通法规,逆行行为违反交通规则,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事故责任的原则,无论是电动车还是汽车,如果逆行一方违反了交通规则并导致事故发生,通常会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然而,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其他因素,例如车辆速度、交通信号、路况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责任的划分。因此,在确定责任归属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依据相关证据进行判断。建议当事人及时报案、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合理的法律建议。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电动车逆行与汽车相撞的责任划分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逆行违反交通规则,通常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然而,车速、交通信号、路况等因素也会影响责任划分。交通事故认定书是最终依据。建议当事人报案、保留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合理法律建议。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电动车与汽车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电瓶车追尾汽车责任归属问题,根据交通部门的责任认定书为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若一方过错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若多方过错,责任根据行为和过错程度分配。若无过错,属交通意外事故,各方无责任。追尾事故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查看全文

自行车与汽车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交通事故责任应由公安机关根据违章行为与事故因果关系认定,有违章行为或因果关系者负责,没有违章行为或无因果关系者不负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机关应在十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汽车左后门碰撞,责任归属何?

电动车与汽车在左边发生碰撞,双方都有责任。根据规定:一、如果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过错的一方将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将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如果电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或...查看全文

电动车司机逆行被汽车撞,责任归属何方?

违停导致刮擦事故,责任由违停者和肇事者共同承担,但若违停车开门直接导致刮擦,违停车需承担全部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基于双方违法行为,有违法行为者需承担责任。对于争议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时间...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汽车左后门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电动车与汽车在左后门处相撞,双方都有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而汽车左转被电动车撞了,具体责任划分是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查看全文

电动车在辅道与汽车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电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责任划分需根据具体情况,交警会分主次责任。电动车不属于机动车辆,故需按非机动车事故处理。机动车需购买交强险,其中医药费由交强险赔付,超出部分按责任大小分摊。...查看全文

电瓶车与汽车碰撞责任归属问题

本文讲述了一方当事人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时,他方当事人需承担全部责任;而若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则根据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若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查看全文

电动车相撞逆行,责任归属何方?

逆向行驶一方承担主要责任,但若按规定行驶一方存在严重超速、不按规定行驶或故意撞击对方,则责任可能有变化;正常行驶一方无违章违规,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分担规则:机动车一方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承担责任;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责任。...查看全文

电动车司机逆行被汽车撞,责任归属何人?

机动车碰上非机动车,机动车主的赔偿是必要的。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时,机动车主需按责任大小分摊赔偿。逆行的电动车将被罚款20元,并对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要承担全部责任。其他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包...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大车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原则是根据各方的过错比例来确定,无论是机动车之间的事故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事故,都有责任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故意破坏现场、伪造证据等行为,责任将由破坏证据的一方承担。逃逸的当事...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小车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交通事故中,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则机动车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则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可适当减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则赔偿责任不超过百分之十。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报警请警方来鉴...查看全文

电动车撞行人逆行,责任归属何方?

行人逆行被电动车撞责任视情况而定。公安交管部门根据行人行为及过错确定责任。多方过错导致事故,各自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扣留驾照情况包括:酒驾、交由无证或吊销驾照者驾驶、超速50%、驾驶拼装车或报废车、记分达12分。...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电动车撞上机动车,责任划分取决于停车情况和事故发生过程,建议报警请警方鉴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任由有过错方承担,双方有过错则按比例分担,非机动车无过错则机动车负责,若有故意碰撞则机动车全责,最终责任需交警部门认定。...查看全文

摩托车与汽车碰撞责任归属

公安机关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及过错程度来划分摩托车与汽车事故责任:一方过错导致的,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多方有过错的,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各方无过错则无责任;一方故意的,他方无责任。...查看全文

电动车与汽车碰撞责任划分

汽车被电动车撞了怎么赔偿?法律依据及赔偿程序:被保险人报案、填写通知书、提供凭证,保险公司支付赔偿款。电动车闯红灯被撞,责任划分应考虑双方行为及过错程度,承担主要、次要或同等责任。公安机关根据行为及过错确定责任。...查看全文

逆行车辆与正常行驶车辆发生碰撞,责任归属何方?

逆行事故责任分配原则:若双方均为机动车或非机动车,逆行方承担全部责任;如逆行方为非机动车或行人,若己方无过错,仅需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若逆行方故意碰撞,己方不承担责任;若己方存在过错,责任比例由交警认定。...查看全文

电动车逆行撞车,责任归属如何判断?

由交警根据现场进行责任认定,一般逆行会负全责。 逆行在交通事故中是否承担全部责任,还需要结合对方有无违法行为,逆行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对事故成因的原因力大小综合判断,在不知晓对方情况下,无法做出判断。 但是逆行本身必然违法。 电瓶车逆...查看全文

逆行摩托车与汽车碰撞责任如何认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及过错程度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若一方过错导致事故,应承担全部责任;若多方过错,根据行为及过错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若无过错,属交通意外事故,各方无责任。若一方故意逃逸或破坏证据,应承...查看全文

汽车与逆行电动车相撞责任判定

法律分析:1、电动车逆行与轿车相撞的,如果在机动车道,电动车全责。如果在非机动车道,电动车因为存在逆行,所以同等责任。但是具体的责任划分还是以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2、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