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想要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来说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或者是灵活就业人员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二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足当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
而退休后养老待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以及缴费档次的高低。
那么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想要提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在退休前五年,增加缴费档次,能够使得养老金大幅度增加吗?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第一,如果你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前五年内,想要提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显然是不可能的。
主要原因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内,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缴费档次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都是按照在职职工的实际收入参加社会保险,或者是更高的缴费档次,正常维持在100%或者更高的缴费档次。
在这样的单位内工作的职工,想要以个人的意愿去提高缴费档次,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另外也没有必要,因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限优势明显,退休后的养老待遇都比较优渥。
第二,如果你是民营企业员工,退休前五年内,想要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档次,是有这个可能的。
对于在民营企业内参加社会保险的员工,一般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进行申报,不过民营企业不管是管理,还是制度,相对都比较灵活。
因此可以尝试和企业沟通,对于提高缴费档次部分的费用,尤其是单位承担部分的费用,由个人承担,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第三,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前五年内,想要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也要看个人经济承受能力。
因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不仅要承担个人缴费部分,也需要承担单位缴费部分,每月缴纳的费用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以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前五年内,缴费档次从60%提高至300%为例,假设上海市某灵活就业人员,2024年已经连续缴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10年,此前一直按照60%档次参保,将于2027年达到60岁。
上海市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11396元,自2024年7月1日起,上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基数上限:34188元/月,缴费基数下限:6520元/月,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参加社保,其中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4%,每月需要缴费元,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每月需要缴纳元。
因此,如果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60%缴费档次缴费15年,以2024年为参考,对应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约为:6520*÷139+11396*(1+元。
对应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60%缴费档次参保15年,合计需要缴纳约为元。
如果该退休人员从2024年起提高缴费档次至300%,继续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剩余年限,以2024年为参考,对应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约为:6520*÷139+11396*(1+÷139+11396*(1+3)*元。
对应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60%缴费档次参保10年,退休前五年内,按照300%档次参保5年,合计需要缴纳约为元。
按照上述情况来看,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60%缴费档次,参保15年,每月预计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2043元,合计需要计费281664元。
退休前五年内,按照300%档次参保,每月预计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3683元,相较于一直按照60%档次缴费15年,办理退休,每月退休金增加了1640元。
从上述情况来看,退休前五年内如果提高缴费档次至最高标准,是能达到大幅度增加养老金的预期,但需要注意的是,五年内提高缴费档次合计增加费用支出约为398419元,毕竟养老金的高低是遵循着长缴多得和多缴多得的原则。
虽然说退休前短期内提高城镇职工缴费档次,确实有利于提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但是相对应的参保费用也会增加不少,因此需要个人权衡利弊,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