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如何保障赡养父母的权益?

律师回答
摘要: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律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父母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即使子女没有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拒绝赡养老人的理由不能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借口。
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如下: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赡养老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延伸阅读
赡养父母权益保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赡养父母权益保障是我国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赡养父母的权益,如《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然而,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子女缺乏赡养父母的意识,忽视了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另一方面,一些老年人面临着经济困难和社会孤立等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需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赡养父母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赡养父母权益保护的力度,明确责任和义务。此外,建立健全赡养父母的经济支持体系,提供相应的福利和优惠政策。最后,加强社会关爱,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孤寡老人提供陪伴和帮助。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赡养父母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赡养父母权益保障是我国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经济支持体系,加强社会关爱,是改善赡养父母问题的有效措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障赡养父母的权益而奋斗,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在我国,父母离婚后如何保障孩子的抚养权益?

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应以子女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原则,结合父母的抚养能力和条件来解决。在条件相同情况下,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应负责抚养。根据《民法典》,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权利和义务。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子女,有具体的抚养办法。对于十周岁...查看全文

我国如何规定赡养父母?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应经济供养、照料和慰藉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和住房,承担耕种和照管责任。赡养人不得拒绝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要求赡养费。赡养人之间可签订协议,并受相关组织监督。子女...查看全文

养父母不给抚养费,如何保障孩子的权益?

离婚判决确定赡养费支付方式后可申请强制执行,但限制为两年赡养费;协议离婚建议立即向法院起诉,要求按月支付抚养费至18岁。离婚后如被禁止探视,可起诉对方,且不能忽视赡养费支付。赡养费是法定义务,是法律的强制规定,探视权既是权利也是义...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孩子的权益如何保障?

离婚中孩子的抚养权判决主要考虑谁更能照顾好孩子,而不会因一方有重大过错而受到影响。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般随母方生活,但存在特殊情况时可以随父方生活。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综合...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孩子权益如何保障?

离婚时抚养权归属的原则是以子女的利益为重,根据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判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权可以解除,离婚时继父母不愿意继续抚养的情况下,子女仍归生父母抚养。...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孩子权益如何保障?

父母离婚,抚养权判决原则:未满2周岁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2周岁的孩子综合考虑父母情况,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获得抚养权,已满8岁的孩子可自主选择抚养方。...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如何保障孩子权益?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问题应协商解决,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时,应尊重其真实意愿。父母离婚不会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如何保障孩子的抚养费权益?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及其要求:离婚后,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费用及期限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决定。如协议或判决不满足子女需求,子女可向父母提出合理要求。...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如何保障孩子的权益?

未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父母抚养义务一般到子女18岁。离婚后,不满2岁的子女由母亲抚养,满2岁的子女双方协议不成时,法院将根据最有利于子女的原则做出判决,子女满8岁时应尊重其意愿。...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时,如何保障孩子的权益?

父母离婚时,孩子满八周岁有选择跟随谁生活的权利。抚养费的确定可根据子女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有固定收入者,抚养费一般为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多个子女者可适当提高至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者可根据年总收...查看全文

我国离婚财产权益如何保障?

离婚财产不会自动被冻结,需要当事人申请法院冻结。起诉离婚需要准备离婚起诉状、结婚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孩子的出生证或户口本、夫妻共同财产清单等材料。离婚并不意味着财产必须被冻结,除非对方申请财产保全。...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法律如何保障孩子的权益?

法院在抚养权判决中,以子女身心健康为重,综合考虑生育能力、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会优先考虑孩子的意愿。...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女儿的财产权益如何保障?

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离婚时不能分割子女的财产,只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首先要将子女的个人财产分割出来,然后再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则由法院根据财产情况,按照照顾子...查看全文

子女不给赡养如何维护父母权益

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赡养,如子女拒绝,父母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法律如何保障孩子权益?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问题由双方协商,协议不成时,法院将根据未成年子女最有利原则判决。不满两周岁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八周岁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12岁孩子权益如何保障?

离婚后,对于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应从保障子女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出发,考虑父母的抚养能力和条件。如果孩子已满八周岁,需尊重其真实意愿。法官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时考虑孩子年龄、性别、双方经济条件和生长环境等因素。有些父母争夺抚养权目的不为孩...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残疾孩子权益如何保障?

离婚后,对于残疾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取决于保障子女权益、身心健康的原则,结合父母的抚养能力和条件进行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而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也应被考虑。...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时,如何保障孩子的财产权益?

在父母离婚时,孩子没有财产分割权,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协商分割,与孩子无关。然而,孩子有权继承离婚父母双方的合法财产。尽管父母离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并不因此消除。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后,如何保障子女的财产权益?

离婚不影响子女继承权,子女仍享有父母遗产的继承权。继承人之间一般均分遗产,但有特殊困难或扶养责任的继承人可能会多分。离婚后不给抚养费是不合法的,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抚养费的计算根据子女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和生活水平确定,通常为父母...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如何保障孩子的户口权益?

离婚后孩子的户口迁移与分户手续的主旨。离婚后,孩子的户口归抚养权所在方,需办理迁移手续。未满18周岁的孩子由父母代办,年满18周岁可自行办理。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孩子的户口是否迁出取决于抚养权归属。双方协议离婚需提供相关材料办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