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800元起征点

律师回答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乘20%。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乘20%。

      纳税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只有承担了义务,才能享有免费服务的权利。所以,取得劳务报酬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在下文做一下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劳动报酬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
二、劳务报酬的个人所税计算方法
      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800)乘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
      =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乘(1-20%)乘20%
      (3)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乘(1-20%)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不同:
1、 计税期限不同
      工资薪金: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按取得方式,以月为期限计量。
      劳务报酬所得因其一般具有不固定、不经常性、不便于按月计税,所以,规定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税所得税;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 减除费用的标准不同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所得规定的普通适用的减除费用的标准为每月2000元。但是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税纳税人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税法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每月再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共减除费用4800元)
      劳务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3、适用税率不同
      劳务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税法对一次收入畸高的,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实行超额累进加成征税的办法。即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对超过50000元的部分,按应纳税额加征十成,这等于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和超过50000元的部分,分别适用30%和40%的税率。
      工资薪金适用于5%-45%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它与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而且计算相比较工资薪金还是要简单一点,但还是要仔细,如果多劳务薪酬纳税还有疑问,请登陆平台找专业律师服务,这是很有帮助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偶然所得税起征点800

1.公司应补足750000元的财务费用贷款,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50000元。从扣缴税款之日起7天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扣缴表格及相关信息,及时扣缴企业所得税190000元。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法律分析: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法律分析: 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法律解析: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律师分析: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律师分析: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查看全文

偶然所得800元以下个税征收

一、常见的偶然所得项目      (一)中奖应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查看全文

2024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法律分析:国家税务总局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调整为5千元,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应该是以纳税义务人的年收入总额,减去专项扣除费用再乘以个人所得税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是工资收入的45%。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23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根据不同工资范围适用不同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个人之间的法律规范,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不同的纳税义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和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新个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5000元。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

律师分析:起征点每月500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5000元的起征点是多少?

5000元工资不用扣税,超过5000元的工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举例:8000元工...查看全文

个体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法律分析:1、增值税的起征点 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元; 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2、营业税的起征点 (1)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查看全文

个人工资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工资所得税起征点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最低起征点

法律分析:退休人员再就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按现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免征额5000元/月的规定执行。 我国在2018年的个税的起征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最低起征点有3500调整到5000元,分为七个档进行,税率也从3%到45...查看全文

烟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律师分析: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查看全文

新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有所提高,具体可参考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具体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所得税的起征点,...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多少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五千元,每年六万元。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其年度收入减去六万元以及其他专项扣除等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金额...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多少

每年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是每位劳动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2022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月或60000万元/年,随着工资范围的阶段性变化,适用的税率也会发生变化。 一、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多少 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查看全文

烟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胡晓文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

已服务1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