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届满,如何应对不当得利?

律师回答
摘要:不当得利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仍可起诉,法院不主动适用时效制度,但对方可提出不履行抗辩。法院不主动适用诉讼时效,但当事人可引用不履行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同意履行不得以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不当得利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依然可以起诉,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但是对方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延伸阅读
如何防范诉讼时效届满后的不当得利?
诉讼时效届满后的不当得利是一种常见的法律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来防范。首先,及时了解诉讼时效的规定,确保在规定的时限内提起诉讼。其次,建议在诉讼时效临近届满之前,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确保案件进展顺利。此外,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当得利行为,可以考虑采取保全措施,如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以防止对方在诉讼时效届满后转移财产或销毁证据。最后,定期审查和更新自己的权益,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当得利行为,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诉讼时效届满后的不当得利问题。
结语:诉讼时效届满后的不当得利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及时了解诉讼时效规定,咨询专业律师意见,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提起诉讼。同时,可考虑申请保全措施,防止对方转移财产或销毁证据。定期审查和更新权益,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当得利行为,并采取必要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范诉讼时效届满后的不当得利问题。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
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诉讼时效届满,如何应对欠债问题?

如何延长债务诉讼时效:与债务人制定还款计划、对账催收债权、起草清欠会谈纪要、要求担保人、找第三者证明主张权利、保留证据、要求支付路费、提起诉讼、让债务人同意履行、通过非诉讼方式主张权利。...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届满,经济纠纷如何应对?

经济纠纷过了诉讼时效可协商解决或找证据证明中断。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不得抗辩;已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民事诉讼中断法定事由包括起诉、主张权利、认诺。诉讼时效不能预先放弃,否则违反公平保护原则。...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应该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义务人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等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为三年。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届满后如何应对借款问题

债务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自愿还款可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的部分还款意味着对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也可视为对债务的重新确认,但需要注意借款的诉讼时效以避免错过起诉时机。...查看全文

面对诉讼时效届满,如何是好?

当欠款时间超过诉讼时效,被告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为抗辩理由,但如果债务人自愿偿还债务,则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届满后被告可以提出抗辩,但如果债务人同意履行或已自愿履行,则不能以诉讼时效为由抗辩或请求返...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 诉讼时效

律师分析: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一个人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了不应该享有的利益,因此应当归还给他人的情况。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指当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之后,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主张自...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 诉讼时效?

律师解答: 不当得利是指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一个人通过某种手段获得了不应该享有的利益,因此应当归还给他人的情况。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指当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之后,必须在一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主张自...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了一种...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而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因为不当得利的诉讼属于民事权利的诉讼,所以适用普通追诉期。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该利益的义务...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不当得利纠纷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损和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但是,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除非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律师分析: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诉讼的时效如何计算?

不当得利诉讼时效是3年。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不当得利的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届满,如何维权?

信访事项过了诉讼时效,信访人可以向上一级信访部门反映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信访事项应在60天内办结,复杂情况可适当延长30天,并告知信访人原因。信访人对行政机关处理意见不满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复查意见不满可向上...查看全文

诉讼时效届满会如何样

一、诉讼时效届满会如何样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2、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 3、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吗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期,诉讼时效期是三年。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该利益的义务。不当得利的诉讼属于民事权利的诉讼,适用普通追诉期,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查看全文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吗

法律解析: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规定。不当得利在双方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当得利之债,也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