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诈骗2000元能判刑多少?
2000元诈骗不会被判刑。因为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诈骗金额3000元以上。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的属数额较大;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数额巨大;达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只有诈骗金额在上述范围内的才会被判刑,如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立案的情形有几种
1、治安案件立案,只要被骗警察就会受案登记;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2、刑事案件立案,最低标准是3000元。
这个立案标准,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由各地自己定,然后报最高法院备案。对于一个具体的刑事案件,数额是其中一个方面,报案后,能否立案,还要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诈骗罪的具体量刑: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诈骗可以私了吗?
诈骗罪是刑事案件,不可以私了,应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如果确实有犯罪事实,案件是取消不掉的,属于公诉案件,不以受害人的意志为转移,私了还钱,向受害人赔偿损失,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只是酌定从轻的情节,仍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规定:诈骗不足4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作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会被判刑,刑期一般以作案金额大小和多少作为考量依据。诈骗罪以欺骗和隐瞒等方式,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使受害者当事人一方的财产受到非法侵害,应当被执行相应的处罚,以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