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裁定缓刑,明确要求当事人支付的罚金金额

律师回答
摘要:法院判决缓刑后,罚金仍需缴纳。根据《刑法》规定,罚金数额应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罚金可一次性或分期缴纳,如期满未缴纳可强制执行。灾祸等困难可申请延期、减免或免除。罚金是刑罚方法,适用于犯罪人和单位,可选处、单处、并处或并处/单处。犯罪情节包括动机、目的、手段、时间、地点、违法所得、销售金额等。罚金的意义在于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作为刑罚。
一、法院最后判了缓刑,请问还需要交多少罚金
1、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强制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或一次性缴纳罚金或者分期缴纳,如果期满还没有缴纳的,可强制执行。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五十二条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第五十三条
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二、罚金的意义
1、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此外,在《刑法》明确规定对犯罪单位施以双罚制时,对单位一律使用罚金刑,《刑法》分则对于罚金刑的规定有四种方式:
(1)选处罚金,即将罚金规定为选择法定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2)单处罚金,即罚金只能单独判处,此一情况只适用于犯罪的单位。
(3)并处罚金,即罚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单独适用。
(4)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即罚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2、《刑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所谓犯罪情节,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存在和呈现出来的,决定其主观恶性大小和社会危害程度的主客观因素,包括犯罪的动机、目的、手段、时间、地点、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等等。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刑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罚金可一次性或分期缴纳,如期满未缴纳可强制执行。对于困难情况,人民法院可酌情减少、延期缴纳或免除罚金。罚金的意义在于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金钱,对单位适用罚金刑时有四种方式。犯罪情节包括动机、目的、手段、时间、地点、违法所得等因素。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九十六条 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
(一)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二)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三)对与案件无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
(四)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不解除的;
(五)贪污、挪用、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受理申诉或者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收到申诉、控告之日起三十日以内作出处理决定,书面回复申诉人、控告人。发现公安机关及其侦查人员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应当立即纠正。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五十八条 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可以让被害人、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者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
(二)受刑事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是否一定要支付罚金?

被判缓刑不一定需要交罚金,但如果同时被判附加刑缴纳罚金,则必须缴纳。罚金是独立的附加刑,可与主刑同时适用或独立适用。判罚金刑的需在规定期限内缴纳,逾期不交将强制缴纳。...查看全文

法院裁定缓缴刑罚金规定

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法院判决刑罚执行方式之一是缓刑。罚金是刑罚方法之一,与缓刑无关。罚金是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可一次或分期缴纳,如期满不缴纳则强制缴纳。若因灾祸等原因确实困难,法院可裁定延期缴纳、减少或免除。罚金是...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确定罚金金额

我国刑法中关于罚金刑的数额采取了三种立法模式,其中无限额罚金制较为普遍。最低罚金数额一般为1000元,未成年人犯罪最低为500元。对于数个罚金刑的计算,应将各个罚金数额相加,收取总额。部分犯罪的罚金数额计算可参考犯罪数额、支付能力...查看全文

法院能否要求被告支付罚金?

法院罚金不追缴不能不交,罚金是法定刑罚,一定会执行。遭遇灾祸等困难可减少或免除,但期满不缴纳需强制缴纳。法院随时追缴被执行人可执行财产。务必缴纳。...查看全文

租赁定金的支付金额如何确定

在租房子的时候,一般会事先交付定金,保证房子不被租给他人。关于租赁定金,民法典是这样规定的。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查看全文

缓刑罚金的数额是如何确定的?

判缓刑罚金根据犯罪情节决定,没有明确的数额规定。罚金与缓刑无关,是剥夺犯罪人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可以一次或分期缴纳,也可强制缴纳。对于缓刑罚金的收取,需考虑不可抗力因素,可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

法院裁定老公需支付给小三一定金额

夫妻债务的归属及还款责任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1、欠款是否存在实际借款事实,缺乏证据则法院不支持偿还; 2、债务纠纷签订的欠条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法院支持还款; 3、若欠条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法院不支持还款; 4、婚姻期间的债...查看全文

要求法院财产保全要支付等额现金吗?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责令申请保全人提供财产保全担保的,担保数额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申请保全的财产系争议标的的,担保数额不超过争...查看全文

法院要求当事人交罚金,是否会判处实刑?

在取保候审时,需提供的是保证金,而非罚款。只要未违反取保候审相关规定,保证金将在取保候审期满时退还。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即使判决有罪,多适用缓刑。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查看全文

法院规定缓刑罚金

被判缓刑并适用罚金的被告人需缴纳罚金,但仅被判缓刑无需缴纳罚金。罚金数额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一次或分期缴纳,逾期未缴将被强制执行。法院可随时追缴被执行人的财产。若因不可抗力导致缴纳困难,法院可裁定延期、减少或免除罚金。...查看全文

缓刑罚金是否被视为法院的要求?

开庭法院要求缴纳罚金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判处缓刑。判决是否缓刑取决于犯罪人罪行的严重程度、认罪态度等多个因素。对于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其犯罪情节较轻,表现出悔罪态度且无再犯危险,有可能被宣告缓刑。...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确定罚金数额?

法院罚金交纳方式及计算法:罚金可一次或分期缴纳,逾期不缴将被强制执行。法院可随时追缴被执行人的可执行财产。罚金数额根据犯罪情节决定,最低不少于1000元,未成年人不少于500元。多个罚金刑合并执行,数额相加。部分犯罪罚金计算:犯罪...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缓刑需要支付多少罚金?

一般按照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抚养费的支付金额?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查看全文

法院要求当事人交罚款是否等价于缓刑?

缓刑并不意味着必须交罚金。罚金是一种附加刑,是否判处罚金取决于法律对该罪名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刑法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判处刑罚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量刑。判缓刑并不意味着必须缴纳罚金,具体是否需要并处罚金取决于刑法规定和具体情况。罚金...查看全文

刑法规定罚金数额确定的办法

法律分析:刑法规定罚金数额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来认定。罚金是指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

法律解析: 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根据双方约定的数额,或约定的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确认违约金数额。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超过造成的损失30%,否则支付方可以请求予以减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怎么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

法律分析:支付违约金的数额,按照当事人约定的数额来确定,但是当事人约定的数额以不超过造成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为限;如果当事人认为违约金约定的过高或过低的,则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减。法...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

律师分析: 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根据双方约定的数额,或约定的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确认违约金数额。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超过造成的损失30%,否则支付方可以请求予以减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查看全文

如何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

法律分析:确定支付违约金数额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根据双方约定的数额,或约定的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确认违约金数额。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超过造成的损失30%,否则支付方可以请求予以减少。法律依据:《《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