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性骚扰立案标准

律师回答
摘要:网络性骚扰在刑法中无具体罪名,一般处拘留或罚款,严重者可处拘留并罚款。强制猥亵、侮辱他人涉嫌犯罪,需满足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的标准。犯罪者可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恶劣情节则判处更重刑罚。
网络性骚扰不属于刑法中的罪名,一般无法立案,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一般处最高五日的拘留或者最高五百元的罚款。情节严重,一般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可并处最高五百元的罚款。
在网络上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涉嫌强制猥亵、侮辱罪,其定罪的标准是:
1、主观过错,行为人实施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违法行为,行为人实施性骚扰行为,即对异性进行违背本人意志的有关性的方面超出正常人际交往界限的冒犯行为;
3、损害事实,受害人的性尊严和性利益受到侵害,造成精神利益以及精神痛苦的损害;
4、因果关系,网络性骚扰行为与该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犯强制猥亵、侮辱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网络性骚扰案件的调查和起诉要点
网络性骚扰案件的调查和起诉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查人员应当充分收集和保留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其次,要确定被害人的身份和受害程度,包括对其心理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接下来,需要明确网络性骚扰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然后,要确定是否存在证据足以支持起诉,包括证人证言、技术鉴定等。最后,起诉时需要准备相关的起诉材料,确保起诉过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调查和起诉网络性骚扰案件的要点涉及证据收集、受害人评估、犯罪构成判断、起诉准备等多个环节,以确保案件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和公正审判。
结语:网络性骚扰行为在刑法中无具体罪名,难以立案,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最高处以五日拘留或五百元罚款。严重情节下,最低处以五日、最高处以十日拘留,并可并处最高五百元罚款。涉及强制猥亵、侮辱罪的网络行为,定罪标准包括:主观故意、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犯强制猥亵、侮辱罪者,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有其他恶劣情节,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调查和起诉网络性骚扰案件需充分收集证据、评估受害程度、判断犯罪构成、准备起诉材料等,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网络性骚扰怎么判刑判多久,网络性骚扰立案标准

网络性骚扰判刑根据实际案情确定,行政拘留最长15天。立案标准包括主观故意、实施性骚扰行为、损害受害人性尊严和利益、因果关系。治安管理法规定发送淫秽、侮辱或干扰他人生活的行为,处拘留或罚款。刑法规定强制猥亵、侮辱罪,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查看全文

网络性骚扰案件立案标准概述

在网络上进行性骚扰,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这种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仍属于违法行为,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可以处最高五日的拘留或者最高五百元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则可以处最低五日...查看全文

骚扰女性立案标准

一旦骚扰妇女罪立案达成嫌疑人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说没有经过当事人的意愿,给他人发送骚扰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一般情况下会除五日以下的拘留,同时并处与500元以下的罚款。...查看全文

网络性骚扰儿童案件

猥亵儿童罪的主旨是,对于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对儿童实施淫秽行为的行为人,根据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将面临不同的刑罚。最轻要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行为人有猥亵儿童多人或多次、聚众猥亵儿童,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查看全文

语言性骚扰立案标准

语言性骚扰立案标准是对他人进行骚扰,影响了他人的正常日常生活,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性骚扰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口头形式、故意触摸等行动方式等。...查看全文

网络性骚扰可以报案吗

法律分析:网络性骚扰可以报案。行为人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法律依据:《《中...查看全文

性骚扰立案标准是什么

性骚扰的立案标准是在言语上挑逗对方或者故意触碰对方的性敏感部位,发一些淫秽的图片,暴力、胁迫对方等。 性骚扰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是儿童的隐私权和精神纯正权。所谓精神纯正权,是指善良操行和作风的养成权。易言之,是在操行作风养...查看全文

性骚扰罪立案标准判几年

法律分析:一、性骚扰罪立案标准判几年1、目前,我国并无明确的规制“性骚扰”行为字样出现的法律法规,但这并不等于我国缺乏有关反对性骚扰行为的规范。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查看全文

骚扰罪立案标准

骚扰是指在他人非自愿的情况下通过身体或语言行动进行冒犯或侮辱的行为,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骚扰罪,但法律对常见的骚然行为作出了相关处罚规定。骚扰一般指性骚扰、电话骚扰、垃圾短信骚扰等。  &...查看全文

骚扰罪立案标准

骚扰罪立案标准如下: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查看全文

网络上性骚扰违法吗?

律师分析: 在网络上的性骚扰一般不是犯罪。即如果只是在网络上进行性骚扰,而没有采取具体行为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但是属于违法行为,可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查看全文

网络上性骚扰违法嘛?

律师解答: 在网络上的性骚扰一般不是犯罪。即如果只是在网络上进行性骚扰,而没有采取具体行为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但是属于违法行为,可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查看全文

被网络性骚扰怎么办

法律分析:1、要求对方停止侵权骚扰行为,比如打电话骚扰的话就要求对方停止该行为; 2、及时收集证据,比如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3、报警处理; 4、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中有关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被侵权人可以要求对方停止...查看全文

网络性骚扰怎么定罪

一、网络性骚扰怎么定罪不构成犯罪,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网络性骚扰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 网络性骚扰的后果:网络性骚扰可能违法,会受到行政处罚。法律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查看全文

骚扰罪案件立案标准

骚扰行为在我国法律中无专门罪名,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骚扰行为可被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加重处罚。若骚扰行为涉及殴打、辱骂、恐吓、强拿硬要、闹事等情形,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依刑法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查看全文

性骚扰案件侦办标准

性骚扰是一种通过性行为滥用权力,在工作场所和其他公共场所欺凌、威胁、恐吓、控制、压抑或腐蚀他人的形式,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性骚扰可通过口头、行动和环境设定等方式表现。它不仅限于异性间,也可发生在同性间。判断性骚扰的因素包括行为持续...查看全文

骚扰电话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目前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电话骚扰罪这一罪名,因此是没有关于此罪的立案标准这一说法的。对于电话骚扰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查看全文

电话骚扰立案标准

目前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电话骚扰罪这一罪名,因此是没有关于此罪的立案标准这一说法的。对于电话骚扰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查看全文

骚扰电话立案标准

目前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电话骚扰罪这一罪名,因此是没有关于此罪的立案标准这一说法的。对于电话骚扰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房顺建

北京市-北京市-通州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0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