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决定书的基本概念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对双方当事人的书面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并制作决定书加盖印章。复杂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期限,但最多不超过30日。
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机关经过对案件事实的审理,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后对双方当事人作出的书面文件。《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行政复议决定书的适用范围与程序
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书,用于解决行政争议。其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合同等方面。在程序上,行政复议决定书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听证、作出决定等环节。申请人在适用范围内,可以通过合法的程序提出行政复议请求,行政复议机关会依法审查相关材料,并进行听证等程序,最终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的适用范围与程序的规定,为行政争议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
结语: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机关经过审理后对双方当事人作出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并制作决定书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行政行为、行政处罚、行政合同等。申请人可以通过合法程序提出行政复议请求,行政复议机关会依法审查材料并进行听证等程序,最终作出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的制定与程序规定为解决行政争议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二条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第十条 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
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强制法基本概念

《行政强制法》的制定旨在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包括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的概念和作用

行政复议是一种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和制度,具有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征和属性,对于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的概念是什么?

行政复议是重要法律制度,具有方便群众、快捷高效、方式灵活、不收费等特点。其功能包括化解矛盾、保护权利、纠正错误和教育引导。通过行政复议,可以解决土地、行政处罚、许可证等引发的行政争议,维护人民权益,促进政府管理合法、依法行政,提高...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行政许可法》的主旨是确立行政许可应遵循的六项原则,包括合法、公开、公平、公正、便民、救济、信赖保护和监督原则。这些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过程中严格依法操作,公布相关规定,一视同仁对待申请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保护申请人的合...查看全文

商标行政复议的概念及范围

商标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商标执法决定提出申请,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审查商标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查看全文

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是什么?

一、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是什么?税务行政复议,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请求上一级税务机关或者法定复议机关依照行政复议程序重新审查原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适当,并由...查看全文

商标行政复议的概念是什么

商标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商标执法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商标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查看全文

卫生行政复议的概念与范围

卫生行政复议的条件及种类: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合法权益受侵犯的公民、法人或组织,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依据,符合行政复议法受理范围,并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决定行政复议的种类包括期履行、撤销/变更决定,以及确认具体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行政许可的特点及法律保障:行政许可是申请制的管理性行为,对外部活动进行管理,准予特定活动。申请人享有权益保护,可提起复议或诉讼。行政许可是以申请为基础,具有管理性、外部性和准予特定活动的特点。《行政许可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组织的...查看全文

行政协议的概念?

法律分析:行政协议指的是行政机关为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行政管理目标之目的,与相对人之间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行政协议也可以称为行政合同。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就是行政协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是指贯彻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对行政复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根据《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行政复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机关进行行政复议活动...查看全文

商标局行政复议是什么概念

商标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商标执法决定提出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商标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

律师分析: 行政复议是指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妥当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程序。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将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和确认,并作出相关决定。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行政复...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

律师解答: 行政复议是指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妥当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程序。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将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和确认,并作出相关决定。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行政复...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

法律解析: 行政复议是指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妥当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程序。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将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和确认,并作出相关决定。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行政复...查看全文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

法律解析: 行政复议是指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妥当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的一种程序。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将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进行审查和确认,并作出相关决定。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行政复...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基本内容

《行政处罚法》第39条要求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及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履行方式和期限、申请复议或诉讼途径、行政机关名称和决定日期。...查看全文

认罪认罚具结书的基本概念

认罪认罚具结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承认罪行并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文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时,需在辩护人或值班律师在场下签署具结书。但盲、聋、哑人、精神病人未完全丧...查看全文

行政处置决定书怎样行政复议?

律师解答: 对于行政处罚不服的,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应当依法递交复议申请书及相关证据。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查看全文

沉默权的基本概念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拒绝回答问题和保持沉默的权利。沉默权的发展源自英美法系,逐渐在大陆法系国家得到认可。沉默权的确立对于保护个人权利,限制司法专断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国相关公约也规定了沉默权。...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张莉萍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高级合伙人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21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