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超过诉讼时效期,主债务人在债权人发出的函件,包括对账单、欠款单、确认书、询证函上签字或盖章的,也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义务人放弃诉讼时效抗辩权,所以,依然可以向法院主张债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