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纠纷处理步骤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纠纷需要依法处理,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只能由其中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享有探望权。如果探望权受阻,可以考虑幼儿园或学校协助执行。拒不履行探望权的个人或单位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但不能对子女的人身和探望行为采取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有权强制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裁定,有关个人和单位有协助执行的责任。
探望权纠纷如何处理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解除。但由于离婚事实的存在,父母不能一起共同抚养子女,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只能由父母其中的一方直接抚养。
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父母的权利是平等的。父母离婚后,子女随父方或母方共同生活,只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不予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让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的义务,对不履行义务的,相对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探望权的判决或裁定需要强制执行时,不能对子女的人身采取强制措施,也不能强制采取不利于子女健康的探望行为。探望权的行使可中止、恢复,在执行案件中应区分不同情形处理。在行使探望权方面,对子女不满10周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按照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规定的探望时间和方式执行,如子女已满10周岁但不满18周岁且智力发育正常的,执行人员应当征求该子女的意见。在执行探望权案件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思想状况,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的法律宣传工作,释明法律规定,告知其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
探望权纠纷怎么执行
如果父母双方矛盾激烈,难以互相配合,可以考虑在探望权受阻情况下由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幼儿园或学校协助执行探望。
负有协助义务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的,可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如果负责抚养子女的一方故意藏匿子女,在法院下达裁定书后仍拒不履行的,可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法律规定处理。
我国民法典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结语: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纠纷需要依法处理。父母离婚并不解除与子女的关系,但抚养权会有所变动。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只能由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享有探望权。如果探望权无法实现,可以考虑通过学校等单位协助执行。拒不履行探望权的个人或单位将面临法律制裁,但不能对子女采取强制措施。我们的民法典明确规定,对于拒不执行探望权等判决或裁定的,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并要求相关个人和单位协助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望权纠纷的处理

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父母的权利是平等的。父母离婚后,子女随父方或母方共同生活,只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不予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让非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的处理?

律师分析: 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父母的权利是平等的。父母离婚后,子女随父方或母方共同生活,只是父母对子女抚养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不予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让非直接抚养子女...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如何处理,探望权纠纷怎么执行

探望权纠纷的处理方式:和解、调解、起诉。探望权纠纷的执行: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得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一、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如何处理,探望权纠纷怎么执行

法律分析:探望权纠纷的处理方式:和解、调解、起诉。探望权纠纷的执行: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得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法律依据:_x000D_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探望权纠纷一般由夫妻自行协议处理。若双方无法协议处理的,可以依法向有关组织申请调解,或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予以裁判。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即可申请执行,但只能依法对行为人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处理方法

探望权纠纷处理方法及探视时间的确定。当事人可协商解决,若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应受理离婚判决未涉及探望权的单独诉讼。对拒不协助探望权的可采取强制措施,但不能强制执行子女的行为。探视时间可由双方协议或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考虑孩子...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怎么处理?

探望权纠纷的处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双方当事人协商不定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一、关于探视权的规定的条文有哪些1...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解决探望权纠纷,可先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律规定,离婚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抚养一方有让其探望义务,不履行者可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合同纠纷处理步骤

合同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处理。协商是最佳的方式,若不能协商一致则可要求调解机构调解,或根据合同规定的仲裁条款或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没有订立仲裁条款,可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查看全文

处理债务纠纷的步骤

一、处理债务纠纷的步骤处理债务纠纷的步骤如下:1.双方协商解决。2.向相关部门或人员投诉,由第三方主持调解。3.有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查看全文

处理租房纠纷的步骤

在房屋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时,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一致,可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补充协议》明确处理纠纷的方法。如果协商不成,双方可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需提交起诉状、身份证明文件和证据材料。法院将组...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注意哪些问题

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1、支持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在其性格、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家庭状况以及与探望子女的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稳定性原则。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生活中学习和心理成熟的主要阶段,...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注意哪些问题

在处理探望权纠纷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支持原则,即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2)稳定性原则,即考虑被探望子女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稳定;3)孩子身心愉悦的规律,即探望后孩子的身心健康对探望的时间、方式以及暂停等...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处理步骤介绍

医疗过程中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患者需要获得准确、完整、及时的病历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在沟通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过程的专业性,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消除误解...查看全文

探望权纠纷律师费

法律分析:一、探望权纠纷律师费1、你可依据你们的合同而约定。2、一般起诉的案件受理费,可由败诉方承担。3、对于律师费,一般由委托的相对人承担。4、如需帮助,你可直接委托律师帮助你处理,以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婚后又再婚并不...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分析:1.支持性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就其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后)家庭状况以及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2.稳定性原则。此外,还应兼顾考虑被探望子女的年龄及意...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解析: 1.支持性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就其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后)家庭状况以及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2.稳定性原则。此外,还应兼顾考虑被探望子女的年龄及意愿。 ...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什么问题?

律师分析: 1.支持性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就其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后)家庭状况以及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2.稳定性原则。此外,还应兼顾考虑被探望子女的年龄及意愿。 ...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什么问题

法律解析: 1.支持性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就其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后)家庭状况以及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2.稳定性原则。此外,还应兼顾考虑被探望子女的年龄及意愿。 ...查看全文

处理探望权纠纷应注意什么问题

应注意以下问题:1.支持性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就其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后)家庭状况以及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2.稳定性原则。由于未成年人正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