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罪是否能作为缓刑的判决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漏罪情况下,对于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发现有遗漏的罪行,可以将前罪和遗漏罪行合并处罚,中止缓刑。但前提是遗漏罪行不严重且犯罪分子有悔改态度,积极配合调查。若犯罪者故意隐藏罪行或态度恶劣,缓刑将被中止。对于没有查清楚的遗漏罪行,犯罪人员配合调查且态度良好,可以继续申请缓刑。罪行较轻、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犯罪者也符合缓刑条件。
有些案件审理不周到,罪犯参与案件的次数较多,没有及时自首的,没有及时调查的,而法院也只是审判了部分罪行,对其判刑,其他部分罪行法院没有审判出来的就称为漏罪情况。那在服刑期间被法院发现之前对此服刑人员有疏漏的罪刑。看到这里,应该有很多人会疑问?如果是在某部分的罪行上所判了缓刑,到后面才发现有遗漏罪行的,那么是否对其缓刑进行中止呢?
刑法里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犯罪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此刑了,犯罪分子不知悔改,仍旧再犯罪又或者被相关执法人员发现此犯罪者之前的罪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所的漏罪,那这种情况就会把前罪和被遗漏的罪行加在一起,然后一起处罚,对之前的缓刑应该中止。其中,前提是被遗漏的罪行不严重时,犯罪分子知道错了的,可以继续缓刑。
(一)不能实施缓刑的。
①犯罪者有意隐藏自己的罪行,不配合执法机关,从而导致漏罪的。
②在被发现之前的罪行时态度非常的恶劣,即使处于三年缓刑中,也会因为态度差为理由中止缓刑。这样就断定该罪犯不适合用缓刑。
(二)可以申请缓刑的
①之前遗漏的罪行的是因为没有查清楚的,在被发现有此罪行的犯罪人员态度良好,积极配合执法机关调查的,都可以申请缓刑。
②在发现遗漏的罪行时,犯罪者的态度很好且有悔改现象的,罪行较轻的,罪行的处罚在三年以下或比三年的期限的这个罪还要轻微的罪行,法院确认犯罪者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不会影响社会治安的,符合刑法上缓刑的条件的,可以照常申请缓刑。
延伸阅读
结语:对于漏罪情况,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再次犯罪或被发现之前的罪行被揭露,即漏罪情况,法院会将前罪和被遗漏的罪行合并处罚,并中止之前的缓刑。然而,如果被遗漏的罪行不严重且犯罪分子认识到错误,继续表现出悔改的态度,仍然可以申请缓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分子有意隐藏罪行或态度恶劣,法院将不予考虑缓刑申请。因此,在发现遗漏罪行时,犯罪分子积极配合调查、态度良好且有悔改表现的,可以继续申请缓刑,前提是被遗漏的罪行较轻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一百九十八条 讯问犯罪嫌疑人,除下列情形以外,应当在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的讯问室进行:
(一)紧急情况下在现场进行讯问的;
(二)对有严重伤病或者残疾、行动不便的,以及正在怀孕的犯罪嫌疑人,在其住处或者就诊的医疗机构进行讯问的。
对于已送交看守所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看守所讯问室进行讯问。
对于正在被执行行政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以及正在监狱服刑的罪犯,可以在其执行场所进行讯问。
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办案协作 第三百四十九条 对协作过程中获取的犯罪线索,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证据 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能否以谅解书作为缓刑的判决依据?

谅解书可作为从轻处理的考量因素,但与判缓刑无直接关系。缓刑适用于犯罪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且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的犯罪分子。谅解书可在量刑时减轻处罚,如交通肇事罪犯得到受害者谅解。年龄、怀孕和老年等情况应宣告缓刑。身体疾病...查看全文

怀孕能否作为缓刑的判断依据?

怀孕妇女符合法定条件时,可适用缓刑。条件包括:被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较轻、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社区不受重大影响。怀孕本身并非适用缓刑的唯一条件,还需同时满足法定要求。...查看全文

口供能否作为判决依据?

唯凭口供无法定罪,法庭应判无罪。孤证不能定罪原则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不仅限于只有口供无其他证据的情况。重视证据、深入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是原则。...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可以作为盗窃案的赃物判决依据?

盗窃罪量刑标准为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犯罪者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要争取缓刑需满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且不危...查看全文

能否将漏罪判为缓刑?

发现漏罪不能缓刑,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撤销缓刑并判处新发现的漏罪,根据数罪并罚原则执行刑罚。缓刑是刑罚暂缓执行,非刑罚本身,需与死刑缓期执行区分。漏罪指判决宣告后发现未判处的罪。对有漏罪的犯罪分子,先判决漏罪执行刑期,再与前罪...查看全文

能否将盗窃行为作为缓刑的依据?

犯罪分子在退赃后,若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满足以下条件,则可被判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同时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缓刑的条件包括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查看全文

谅解书是否可以作为判缓刑的依据?

本文介绍了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再犯罪危险和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等方面的要求。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即使没有谅解书,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被判缓刑。...查看全文

家庭原因是否能够作为缓刑的依据?

家庭原因不是判缓刑的充分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在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才可以宣告缓刑。同时,被宣告缓刑的犯...查看全文

退赃是否可作为缓刑依据?

退赃与判处缓刑无必然联系,判缓刑需满足法定条件,由司法机关决定。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可参考,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如法院判决与检察院建议相差较大,检察院可提起抗诉,最终判决由法院决定。醉驾可判缓刑,需符合条件。根据法律规定,犯罪情节较...查看全文

能否将盗窃退赃作为缓刑的依据?

盗窃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的盗窃犯可以适用缓刑,但需要经过法院严格审查和限制,以保证缓刑的公正和合理。缓刑并非免除刑罚,犯罪分子需要接受社区矫正,并遵守特定条件和限制。如果在缓刑期内再次犯罪或对社区造成不良影响,...查看全文

前科能否成为缓刑的判断依据?

有前科的犯罪分子可以判缓刑,但需符合适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宣告缓刑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累犯且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再犯罪的不能判缓刑。...查看全文

漏罪能否判缓刑?

缓刑是指犯罪分子在一定考验期内暂不执行刑罚,接受公安机关考察和基层组织配合的刑罚。但若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人民法院判决的禁止令,或进行新的犯罪情节严重,或发现还有以前的罪还没有进行判决的,法院应撤销缓刑,执行原...查看全文

漏罪能否被判缓刑?

缓刑适用条件及法律后果: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考虑缓刑,但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具体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轻、悔罪表现好、无再犯危险、不会对社区造成重大不良影响。若缓刑期间犯新罪或违反监管规定,缓刑将被撤销,原判刑罚将执行...查看全文

1000元能否作为刑罚的依据?

被骗一千元或以下不可立案,属违法行为,不符刑事立案条件。属治安案件,报警处理,警方侦破后给予治安处罚。各地法院、检察院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报备最高法院、检察院。...查看全文

是否能作为证据的依据是什么

什么样的证据才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 证据是否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需要审判人员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 第八十八条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查看全文

离婚协议能作为判决依据吗

离婚协议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吗 在离婚诉讼中,夫妻双方原签订的离婚协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充其量法院只能把协议中涉及婚姻关系的处置问题作为一个可参考的因素在裁判过程中予以考虑。 一、离婚协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合同法第二条...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将这份判决书作为依据?

判决书(仲裁裁定书)是立案或定案的依据,但如发现裁判文书或裁决文书事实有重大问题,应中止诉讼,通过法定程序纠正后恢复诉讼。判决书是法律界常用的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刑事、行政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查看全文

口供能否作为定罪依据?

被告人的口供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被视为一种法定证据。不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辩解,真实的口供都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因此,口供在证据中扮演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口供本身可能存在虚伪性,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证据来判断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查看全文

口供是否能够作为定罪依据?

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不能单凭口供认定有罪,需要其他证据佐证;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他证据时不能认定有罪,有确实、充分证据时可以认定有罪,证据需符合条件。...查看全文

能否将判决书作为家庭要钱的法律依据?

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等法律文书必须履行,拒绝履行的一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可直接向被告要求执行,如被告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