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及其刑罚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聚众吸毒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主旨是指提供场所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构成犯罪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对于聚众吸毒罪的量刑标准,可以参考容留他人吸毒罪的量刑标准。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构成犯罪的会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则可能被处以拘留和罚款等行政处罚。
聚众吸毒罪
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所谓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既可以是行为人主动提供,也可以是在吸毒者的要求或主动前来时被动提供;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三是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四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他人吸毒而为其提供场所。
聚众吸毒的量刑标准
聚众吸毒量刑标准可参考容留他人吸毒罪量刑标准。
[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
(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因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行政处罚,又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
(六)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第三百五十六条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延伸阅读
结语:聚众吸毒罪是指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的行为。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构成本罪需要故意提供场所给明知他人吸毒的情况。量刑标准可参考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标准,如容留次数、人数、是否涉嫌牟利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构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可处以拘留或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章 毒品管制 第二十八条 对依法查获的毒品,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五章 禁毒国际合作 第五十七条 通过禁毒国际合作破获毒品犯罪案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以与有关国家分享查获的非法所得、由非法所得获得的收益以及供毒品犯罪使用的财物或者财物变卖所得的款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五十二条 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毒品犯罪及其刑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责。根据不同情形,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刑罚有所区别,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罚金等。对于单位犯罪和利用未成年人参与毒品犯罪的,...查看全文

毒品藏匿罪及其刑罚规定

窝藏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毒品犯罪所得财物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犯罪分子主要为毒品罪犯,数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可以追究非法持有毒品罪,未达到数量的则可认定为窝藏毒品罪。根据刑法第349条第1款,窝藏毒品罪的量刑标准为三年...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分子判刑标准及其规定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判刑标准规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包庇是指为毒品犯罪分子提供假证明或帮助其毁灭罪证,以逃避法律制裁。...查看全文

毒品运输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运输毒品的刑罚根据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涉及数量大、组织犯罪、武装掩护、暴力抗拒等情形会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并处没收财产。对于数量较大的毒品运输,刑期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对于少量毒品的运输,则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及其处罚措施

吸毒行为一般被视为违法行为,而非犯罪。吸毒者可能会面临15天以下的拘留和2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毒品和吸毒工具也会被没收。对于吸食、注射毒品成瘾者,除了行政处罚外,还需接受强制戒毒和治疗。容留吸毒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行为及其处罚

吸毒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吸毒者可能面临拘留和罚款的处罚。吸毒成瘾者可能接受强制戒毒,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六个月。强制戒毒属于行政责任,不是刑事责任。持有毒品达到刑法标准可能构成非法持用毒品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查看全文

制毒半成品犯罪行为及其刑罚

制毒半成品行为受到法律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应追究刑事责任,数量大或有其他情节的将处以重刑甚至死刑,数量较大的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少量毒品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种类及其法律规定

我国《刑法》涵盖了七种毒品相关犯罪,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刑罚规定

贩毒多少会被判死刑并非只取决于数量,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量刑。律师的好处在于提供刑期预判、申请取保候审和提供专业辩护。涉及刑事案件时,最好早日聘请律师介入和辩护。...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分子罪行的刑罚及其判定原则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处罚量刑以及与知情不举行为的界限。对于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刑罚。如果犯罪情节轻微,毒品数量很小,主观恶性较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而知情不举行为不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因此,在...查看全文

精神药品犯罪行为及其刑罚规定

非法提供精神药品罪的量刑处罚是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来确定的,违法行为包括供应医用麻醉用品、镇痛药物和精神类药品,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牟利意图则参照贩卖毒品的行为判刑。精神药品的定义包括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查看全文

刑法中毒品犯罪种类及其定义

本文主旨是关于毒品犯罪的各种罪行,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等。...查看全文

毒品运输罪刑罚及其判定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均应追究刑事责任,严惩重罚,对于毒品数量较大的犯罪行为,将处以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未成年人的参与将从重处罚,对单位犯罪将追究单...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及其预防

毒品犯罪主要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查看全文

投毒罪的法律规定及其刑罚

我国刑法中没有“投毒罪”,投毒行为涉嫌的罪名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犯该罪,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累犯的刑罚规定

毒品犯罪在《刑法》中有12个罪名,其中严重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可判处死刑。累犯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被判过毒品犯罪刑罚的再次犯罪将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从犯的刑罚规定

毒品犯罪从犯应从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是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根据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情况下,有特定情形的犯罪行为将受到重刑处罚。然而,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罪行的刑罚规定

吸毒行为只会受到行政处罚,而贩毒行为会受到不同刑罚。根据情况,贩毒行为的刑罚范围从50克以上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到10克以下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窝藏毒品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其刑罚标准

窝藏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毒品犯罪所得财物而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49条第1款,犯罪分子可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者可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罪主要适用于毒品罪犯窝藏、转移、隐...查看全文

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罪刑罚及其适用规定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和其他毒品原植物将被强制铲除。种植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再次种植的,以及抗拒铲除的,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非法种植三千株以上或数量大的,将处以五...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