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出资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讲述了合伙人进行虚假出资会受到何种惩罚以及个人合伙的民事责任和合伙人入伙的条件。合伙人进行虚假出资被视为诈骗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民事、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个人合伙的民事责任指全体合伙人就合伙债务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入伙的条件包括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合伙协议,新合伙人入伙后享有与原合伙人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责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合伙人如果进行虚假出资,这将被视为诈骗行为。一旦合伙人犯了相应的违法行为,他们将会受到相应的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一、个人合伙的民事责任
个人合伙的对外民事责任指全体合伙人就合伙债务所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也就是合伙企业对第三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二、合伙人入伙的条件有什么
合伙人入伙的条件:
(1)应当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合伙协议。订立合伙协议时,原合伙人应当向新的合伙人告知原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2)新合伙人入伙后,即取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新合伙人入伙后,原则上应享有与原合伙人同等的地位,即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责任,但是,入伙协议另有规定的,依照合伙协议的规定执行。
(3)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延伸阅读
有限合伙企业更换普通合伙人
1.当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普通合伙人时,有限合伙企业转为普通合伙企业,并应当进行相应的变更登记。
2.当有限合伙企业仅剩有限合伙人时,则该企业不再是合伙企业,故应解散。
3.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普通合伙人可以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可以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结语:合伙人如果进行虚假出资,这将被视为诈骗行为。一旦合伙人犯了相应的违法行为,他们将会受到相应的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个人合伙的民事责任指全体合伙人就合伙债务所承担的无限连带责任,也就是合伙企业对第三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清偿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新合伙人入伙的条件有:应当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合伙协议;新合伙人入伙后,即取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伙人虚假出资是否属于诈骗

合伙人虚假出资属于诈骗,法律对其进行了规定,包括民事和行政责任,同时《合伙企业法》也适用于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可以要求虚假出资的有限合伙人补缴或返还,并追究违约责任。...查看全文

虚假房产抵押借款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虚假房产抵押贷款属于贷款诈骗罪,不属于一般的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贷款诈骗罪的处罚根据数额大小而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虚...查看全文

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虚假合同涉嫌诈骗。一方伪造自己的(单方签订的)虚假合同,是无效的。特别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查看全文

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虚假合同涉嫌诈骗。一方根据自己利益伪造的(单方签订的)、无中生有的属虚假合同,是无效的;其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属于诈骗。 签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呢 签虚假合同符合下列构成要件就属于诈骗...查看全文

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一、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1、虚假合同可能属于诈骗。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的构成诈骗罪,应予立案追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查看全文

合伙人虚假出资属于诈骗吗

法律分析: 合伙人虚假出资属于诈骗,并且是诈骗中最特殊的诈骗。金融诈骗主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同时还伴有欺骗以及隐瞒特征。骗取内容主要有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金融诈骗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总体上讲金融诈骗属于普通诈骗的...查看全文

签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呢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诈骗的要件包括:合同主体是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他人的公私财产;客观上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实施诈骗行为。...查看全文

签署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签虚假合同可能属于诈骗。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欺诈性的合同,涉嫌犯罪的可以及时向司法机关报案。 签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呢 签虚假合同符合...查看全文

签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呢

签虚假合同符合下列构成要件就属于诈骗:合同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他人的公私财产;客观上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实施诈骗行为。...查看全文

合同盖假章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合同盖假章并不是属于诈骗,只有符合下列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才属于诈骗:主体是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在网络上使用诈骗方法诈骗公私财物,使他人...查看全文

网恋欺诈:虚假身份是否属于诈骗?

这段内容介绍了诈骗罪的认定标准以及被骗后应该如何处理。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不同的规定。在处理网络诈骗案件时,受害者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是否将虚假合同视为诈骗行为?

签虚假合同符合下列构成要件就属于诈骗:合同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他人的公私财产;客观上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实施诈骗行为。 签虚假合同是不是属于诈...查看全文

使用虚假身份进行恋爱是否属于诈骗?

感情诈骗是违法犯罪行为,根据金额不同可构成不同的诈骗罪。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目的,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查看全文

捐款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明知、没有受蒙骗的情况下,自愿给予他人财物一般不属于诈骗。但若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700元是否属于诈骗行为?

诈骗700元不构成诈骗罪,立案标准为2000元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较大的诈骗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查看全文

诈骗罪是否属于行为犯

诈骗罪属于行为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查看全文

虚假出资是否属于营利活动?

虚假出资不属于营利活动,虚假出资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其他发起人和股东的投资,最后达到自己获利的结果。本质上是一种以自己利益为前提的营利活动,以骗取他人的信任和资金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虚假卖房属于诈骗罪吗 属于。诈骗公私财物,...查看全文

虚假合同属于诈骗吗

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有可能成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查看全文

虚假合同属于诈骗吗

一、虚假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1、虚假合同可能属于诈骗。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的构成诈骗罪,应予立案追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查看全文

虚假诉讼属于诈骗吗

法律分析:虚假诉讼不属于诈骗,而是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