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制度的定义和实施方式

律师回答

陪审制度是指在合议庭当中吸收审判人员以外的人来参加审判的制度。陪审制度表现的是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理念,即反映出了审判权来源于人民这一原则。

在我国,也存在陪审制度,我国陪审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内容是:

(1)陪审制度仅适用于—审,二审及再审均不适用陪审制度。

(2)案件是否适用陪审制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事人没有选择权。

(3)合议庭当中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的比例没有明确规定,只要求至少有一名审判员即可。

(4)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但人民陪审员不得担任审判长。

可以看出,我国的陪审制度不同于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在那里,陪审团是由平民百姓组成的一个组织,陪审团的职责跟法官的职责是不一样的。陪审团专门负责认定案件事实,而法官则在陪审团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来适用法律。

人民陪审员是做什么的,人民陪审员都需要干什么

人民陪审员,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依法产生的、在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担任与法官一样的职责,负责对案件的案情的了解和处理的公民。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年满二十八周岁;

(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二条,公民有依法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

人民陪审员依照本法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人民陪审员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年满二十八周岁;(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六条,下列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二)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三)其他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一)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公职的;(三)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四)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五)因受惩戒被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的;(六)其他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可能影响司法公信的。

什么是诉讼辅助人制度

诉讼辅助人制度是指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有专门知识的人",通俗地讲就是“专家”,有的将其称为"诉讼辅助人”、“专家辅助人”等。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者经验的人,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并经人民法院通知,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说明或者发表专业意见的人。这里所称的”专门知识”应当是指不为一般法官和当事人所掌握而只有一定范围的专家熟知的那些知识。专门知识的范围应当排除普通知识,即凡有相当学识经验均能掌握的,应为当事人所应知应会、礼会公知或者法官所必备的知识,如包括世人共知的自然法则、经验总结、生活规则、伦理道德规范等。专门知识一般也不包括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等法律知识,这些应当为法官及诉讼代理人等职务上所具备。

什么是“诉讼保全制度

诉讼财产保全是指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而有可能致使将来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依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面对诉争财产的扣押等保护性措施的总称。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是什么

死刑复核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强制措施的含义及其实施方式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旨在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防止其逃跑、自杀、破坏证据或干扰证人作证,以及阻止犯罪行为。这些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按强制程度逐级递增。...查看全文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作用和重大意义

确定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人民行使司法权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司法公正、树立和监督司法权产生积极意义。简要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死刑的实施方式和实施地点

我国执行死刑主要有两种方法:枪决或者注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死刑可以采用枪决或注射等方式进行执行。如果选择注射方式进行执行,必须在指定的刑场或羁押场所内进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解释》第五百零七条的规定,死刑可以采用枪决或注...查看全文

强制措施的定义与实施

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跑、自杀、毁灭罪证、干扰证人作证并阻止犯罪分子继续犯罪而采取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剥夺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分为五等,依次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查看全文

探望权实施方式和强制措施探讨

该判决书规定了当事人双方在探视子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子女探视权的主体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探视权的行使期限、方式等由父母双方协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对于拒不协...查看全文

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有何意义?

律师分析: 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一问题,现代法学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法学理论上认为:经济法之所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决定于它有着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它只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包括宏观调控关系和...查看全文

什么是陪审制度

法律分析:陪审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吸收审判员以外的人来参与审判的制度。例如法院在审理一审民事案件时,可以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来审理案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判的实施方式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通过提供担保人、交纳保证金等方式保证犯罪嫌疑人不逃避侦查。被判缓刑后,犯罪分子会被当庭释放,并需在十天内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接受社区矫正。...查看全文

案件审理、陪审制度等

刑事诉讼法第一审程序概述:开庭审理前,审判长确认出庭人员,宣布案由和名单;被告人、被害人可陈述指控,公诉人可讯问被告人;法庭进行调查和辩论;判决宣布一律公开。...查看全文

管制实施的方式与时间限制

管制是一种刑罚,根据犯罪情况,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管制的执行期限为3个月至2年,可延长至3年。管制是限制人身自由,轻于拘役。管制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先行羁押的每1日折抵刑期2日。被批准离开所居...查看全文

债务重排的定义和实现方式

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务人重新协商或法院裁定,就债务的清偿时间、金额或方式等达成新的协议。债务重组的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转为权益工具以及调整债权和债务条款等。...查看全文

法院实行取保候审制度的意义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是否有事仍需通过公诉、开庭、辩护和判决来确定。取保候审的程序包括申请、决定和执行,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仅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不能确定被羁押者是否犯罪...查看全文

管制刑事处罚的实施方式

刑罚执行中,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可委托基层组织或单位保卫部门协助。执行时需向相关群众宣布犯罪事实、管制期限和要求。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群众监督,参与集体劳动和生产,报告活动情况,并经批准迁居或外出。执行期...查看全文

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陪审员由区县人大任免,参与各种案件审判。人民陪审员发挥审判员、民事调解员和监督员作用,提高案件质量。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包括拥护宪...查看全文

商标形式审查和实体审查的定义是什么

商标审查分为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包括对申请文件、商标图样规格和分类的审查,结果有受理通知书、补正通知书和不予受理通知书。实质审查则是对商标注册申请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的检查,包括资料检索、分析对比、调查研究等,最终决定是否...查看全文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方式有哪些?

代履行、执行罚和直接强制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三种方法,用于迫使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代履行是指由行政机关或第三方代替义务人履行,并征收必要费用;执行罚是对拒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进行制裁;直接强制是在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直接对义务人...查看全文

拘役和管制的实施方法

管制判决可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需接受社区矫正。拘役判决则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期间可回家一至两天,参与劳动可获得报酬。...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度的具体实施如何?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制度,包括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二审判决具有终审效力,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的实施方式是什么?

取保候审的主旨:取保候审是一种法律程序,适用于可能判处轻刑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患有严重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妇女、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执行程序包括决定机关发出决定书和通知书,并要求交纳保证金,由公安机关或...查看全文

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交通事故必须报警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公安交警应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伤员、恢复交通,并收集证据。事故车辆可扣留,但需妥善保管。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鉴定应由专门机构进行,鉴定结论需鉴定人签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