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还诈骗案的财物是否意味着免除刑罚?

律师回答
摘要:诈骗赃款退还并获谅解,法院可判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9、290条,双方和解需审查合法性,制作协议书。公安可建议从宽处理,检察院可建议从宽处罚,法院可不起诉或从宽处罚轻罪。
如果诈骗行业为情节不算太严重的,犯罪嫌疑人将所有诈骗的赃款退还的,并且取得被类人谅解的情况下,法院可以依据案情作出无罪的判决。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九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延伸阅读
退还诈骗案的财物是否会影响刑罚裁定?
退还诈骗案的财物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刑罚裁定。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退还被害人的财物可以被视为自首、悔罪表现或赔偿行为的一部分,可能对减轻刑罚起到积极作用。然而,退还财物并不能完全免除刑罚,因为刑罚的确定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法院会综合权衡各种因素,以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做出刑罚裁定。因此,退还诈骗案的财物可能会对刑罚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免除刑罚。
结语:退还诈骗案的财物可能对刑罚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免除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如果诈骗行为情节不算太严重,犯罪嫌疑人将所有诈骗的赃款退还,并取得被类人谅解,法院可以依据案情作出无罪的判决。然而,刑罚的裁定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法院将综合权衡各种因素,以公正合理的方式做出刑罚裁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缓刑是否意味着免除诈骗罪的罚金?

构成诈骗罪的犯罪行为必须同时判处附加刑罚金,不论是判实刑还是缓刑。罚金是一种财产刑,可以一次或分期缴纳,也可以采取强制缴纳措施。在特殊情况下,罚金数额可以减少或免除。根据中国刑法第266条,诈骗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将受到刑罚和罚金的...查看全文

还清诈骗款项,是否意味着刑罚?

诈骗罪是刑事犯罪,退还赃款可减轻处罚,但仍将受到刑事追究。数额较大的诈骗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缓刑是否意味着免除刑事处罚?

缓刑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给予犯罪人悔过自新的机会。宣告缓刑需满足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在缓刑期内,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和人际关系。附加刑仍需执行。...查看全文

免除刑事处罚是否意味着案底记录?

免予刑事处罚并不意味着没有犯罪记录。该处罚形式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或其他情节,但仍会有相关记录保存,被视为有案底。与无罪释放不同,免罚并非无罪。例如,政治人物的豁免权和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不需负刑事责任,这是法律规定,而非漏洞。情节...查看全文

保释是否意味着免于刑罚?

保释出来后仍可能被判刑,需定期报到。保释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要求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刑事拘留后可以保释,但再次违法会承担法律责任。申请保释需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但不致社会危险,或患病、孕妇等情况。...查看全文

三十万元诈骗案:赃款退还是否意味着仍需服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诈骗三十万元属于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然而,如果诈骗金额退回,法院可酌情减轻或从轻处罚。...查看全文

免于刑事处罚是否意味着没有案底?

免于刑事处罚也是有案底的。免于刑事处罚并不是说明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因为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或其他原因而免于处罚。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犯,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免于刑事处罚有案底吗 1、免于刑事处罚,是法...查看全文

刑事责任的免除是否意味着有罪?

文章主要讲述了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和法律效果。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经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如果符合上述情形之一,不追究...查看全文

被害人原谅是否意味着可以免除刑罚?

被害人谅解在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公诉案件中,即使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谅解甚至可以影响判决结果,使被告人不受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被害人谅解可以对案件产生重大影响。...查看全文

网络诈骗数万,自首是否意味着刑罚?

网络诈骗上万去自首是否会判刑,判刑与涉案金额与危害后果有关。金额小或无危害可免刑事处罚。量刑需考虑法定和酌定情节,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网络诈骗可参照诈骗罪法律规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查看全文

有案底是否意味着免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与案底不同,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进行惩戒,而案底仅适用于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人员信息会被记录在信息库中,包括基本情况、判决书编号、罪名、刑罚...查看全文

诈骗立案意味着什么?

律师分析: 诈骗罪立案后,办案机关就会开始着手调查,进入刑事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在进行调查锁定犯罪嫌疑人之后,就会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比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查看全文

是否意味着可以避免判刑?

诈骗取保候审后是否会判刑?取保候审只是审判前的强制措施,判刑与取保候审是两个概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情况,并且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诈骗罪的刑罚根据数额大小而定,取保...查看全文

免除刑事责任是否意味着没有犯罪

免除刑事责任并不是无罪,构成犯罪的也可能会被免除刑事责任。免除刑事责任,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但因犯罪情节轻微,而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所以免除刑事责任的前提是已经构成了犯罪,因此免除刑事责任不是无罪。 免除刑事责任等...查看全文

诈骗罪被判刑是否意味着不用偿还债务?

诈骗犯判刑后仍需还钱,受害者可通过刑事判决书或民事诉讼追回赃款。如果诈骗犯家属自愿退还,可减轻量刑;否则需等其出狱后继续追讨,否则将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当前这两种方式对受害人不友好,但只能等待国家重视诈骗案件并提高量刑标准。让诈骗犯...查看全文

诈骗罪立案前退赃是否可以免除刑罚?

诈骗嫌疑人积极退赃可获轻罚或免于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若诈骗数额较大,但存在法定从宽、全部退赃、非主犯、被害人谅解或轻微危害等情节,检察院可不起诉或法院可免除刑罚。即使被判刑,积极退赃也能获得宽大处理。若涉嫌诈骗被抓捕,最好配合...查看全文

是否意味着会受到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未成年犯罪怎么...查看全文

检察院接手诈骗案,是否意味着一定会判刑?

诈骗案移交检察院不一定会判刑,取决于证据和案情。移交检察院只是程序,是否判刑需根据警方掌握的证据来决定。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是《刑事诉讼法》第176、177条。犯罪嫌疑人可能经历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但并非一定会判刑。...查看全文

杀人案嫌疑人坦白罪行 是否意味着减免刑罚?

杀人案嫌疑人自首是否免死?自首并非“免死金牌”。量刑要考虑犯罪动机、社会危害性、从轻或减轻情节和认罪态度等因素。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自动投案是指犯罪未被发觉或未受讯问时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动投案的情况包括主动向...查看全文

酒驾后取保是否意味着可以避免刑罚?

醉驾被拘留并取保候审的驾驶人可能面临刑罚。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无罪,而是因为当事人的社会危险性较低,被允许在公安机关之外的地方居住。公安机关在收集充分证据后会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将提起诉讼,最终由法院决定是否判处刑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