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法关于刑附民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物质损失。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对于国家或集体财产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法》关于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规定: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刑附民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方式
刑附民规定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某些特定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可以采取刑附民的措施,即将其财产予以冻结或者查封,以保障被害人的民事赔偿权益。刑附民规定的适用范围涉及到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以及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请求,具体适用条件和程序在刑诉法中有明确规定。实施方式包括财产冻结、财产查封等措施,以确保被害人能够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获得相应的民事赔偿。刑附民规定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以保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刑附民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被害人权益的作用。通过冻结或查封被告人的财产,确保被害人能够获得应有的民事赔偿。刑附民规定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在刑诉法中有明确规定,必须按照法律程序严格执行,以保护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五节 死刑 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节 减刑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规定有哪些?

律师分析: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规定有哪些

法律解析: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标准有哪些?

法律解析: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查看全文

刑诉法关于刑附民标准有哪些?

律师解答: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查看全文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原则   刑事诉讼为主、民事诉讼附带的原则:“两便”原则(既便于当事人诉讼,又便于人民法院审理):“双保护”原则(既保护刑事受害人合法权益,又保护民事受害人合法权益)。   二、刑事附带...查看全文

刑事司法程序中关于附带民事诉讼上诉的规定

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原告人和被告人可通过原审法院提出上诉,法院应将上诉状移送上一级法院、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原告人和被告人也可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上诉,法院应将上诉状交原...查看全文

刑诉法中有哪些规定与刑事附带民事有关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的法律规定有: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查看全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的相关规定?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查看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对于精神损失的诉讼不予受理。被告人赔偿物质损失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如果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导致损失,法院应追缴或责令退赔,并可作...查看全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刑事责任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种诉讼方式能够实现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衔接,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47号司法解释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为: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查看全文

最高法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规定

犯罪侵犯导致的物质损失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失不予受理。被告无财产可执行时可中止或终结执行。已赔偿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的损失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最高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规定

最高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最高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查看全文

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规定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身份及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公民、企事业单位、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受犯罪侵害的主体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也可代表国家利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种诉讼方式有助于保障受害人获得赔偿权益,同时...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中有关刑事附加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和程序。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物质损失和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人民检察院也可在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可以采取保全措施保护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或检察院可...查看全文

诈骗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

诈骗罪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因为法院会直接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财产。只有直接造成受害人身体伤害等损失才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和刑诉法规定,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财产的情况下不予受理。追...查看全文

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规定如下: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遭受物质损失的个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以及国家财产或集体财产受损失时,人民检察院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查看全文

关于缓刑的刑法规定

我国刑法对缓刑的规定主要涉及申请缓刑的条件和适用对象,包括犯罪分子需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改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此外,18周岁以下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也可申请缓刑。...查看全文

刑法关于缓刑的规定

我国刑法对缓刑的规定一般是,申请缓刑的条件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需要犯罪情节较轻;有悔该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被判处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那么就可以宣告缓刑。十八周岁以下的人、怀孕的妇女和...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