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标的物模糊不清如何解决?

律师回答
摘要:合同标的不明确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可签订补充协议,若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优先顺序适用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后采用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标的物不明确时,可以有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一个补充协议,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规定,优先适用强制性国家标行,其次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再次按照行业标准,最后实行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延伸阅读
合同标的物界定不明确,如何明确界定合同标的物?
在面临合同标的物界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明确界定合同标的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可以通过合同条款明确约定标的物的具体描述、数量、规格等要素,以确保双方对标的物的理解一致。其次,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或专业意见,以确定标的物的定义和范围。此外,可以通过与对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明确双方对标的物的理解和意图,以达成共识。最后,如果仍存在争议,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或通过诉讼等法律程序解决争议,以明确界定合同标的物。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合同标的物界定不明确的问题,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和双方权益的保护。
结语:在合同标的物不明确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签订补充协议来明确标的物。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规定的顺序适用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后采用通常标准或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明确约定合同条款、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意见、充分沟通协商或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意见来界定合同标的物。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和双方权益的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约定模糊不清如何解决?

合同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包括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或按照通常标准或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对于价款、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和履行费用的不明确约定,可以根据合同当事方的协商一致进行处理。合同约定的生效日期晚于签订...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条款模糊不清,如何解决?

合同中若缺乏或不明确质量、价款、报酬、履行地点等约定,当事人可协商补充。如未达成补充协议,应按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建议签署合同时详细约定以避免履行不明,如有疑问及时沟通以避免法律纠纷。...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责任模糊不清如何解决?

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违约责任不明确时,可由双方补充约定,无法达成补充协议时,应按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责任。《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对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不明确的情况作出了具体规定。合同约定不明确时的履行原则包括:质量要...查看全文

合同标的物模糊不清的处理方法

合同履行要求:(一)按照明确的质量标准履行;(二)根据市场价格履行;(三)根据履行地点履行;(四)随时履行,但需给予准备时间;(五)按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由义务方承担。...查看全文

标线模糊不清复议的标准

如果地面标线不清晰,驾驶员无法在车内清楚看到,可以提出申诉。一旦申诉符合管理规范,地方交管部门将予以撤销。在收到违章信息后,车主有60天的时间可以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级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或者在三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查看全文

合同印章模糊不清可否行

合同上的章不清晰且缺少签字或指印,合同不成立。但在旁边加盖清晰的印章后,合同可以成立。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若在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前,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则合同也成立。即使法律或...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模糊不清,法律效力如何判断?

合同的签字行为表示当事人就合同达成共识,合同一般情况下立即生效。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合同生效日期。如果合同明显不公平或存在重大误解,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不具法律效力。无效合同是欠缺生效要件,不具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查看全文

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如何确保双方权益?

合同内容约定不明,可以制定补充协议。根据《民法典》,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质量、价款、履行地点等内容;若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可依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若仍无法确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通常标准履行。...查看全文

合同中关于退款的规定模糊不清,如何维权?

培训机构不能在合同中规定学费不可退,学员有权要求退费。学校可以保留一部分费用补偿损失,但剩余部分应退还给学员。退费事宜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学员需提供缴费证明和书面材料。...查看全文

标线模糊不清会处罚吗

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可以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不可以穿插等候的车辆。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查看全文

合同字迹模糊不清怎么处理?

律师分析: 与开发商协商解决,达成补充协议。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适用下列规定: (1)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或者报酬...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履行地模糊的解决方法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处理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十八条,根据争议标的确定合同履行地,如货币给付则为接收方所在地,不动产交付则为不动产所在地,其他标的则为履行义务方所在地,即...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金计算方法模糊不清?

约定不明时,根据实际损失计算金额。合同内容模糊,可协议补充或按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未约定违约金时,损失方提供证据,要求赔偿实际损失。履行不符合约定,按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无约定或不明确,受损害方可选择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价...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中工资规定模糊的解决途径

劳动合同中对工资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法及法律依据,以及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劳动合同中关于薪酬的约定应明确工资数额、发放时间、方式、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以避免劳动争议。...查看全文

担保合同中责任划分模糊的解决方法

担保合同约定不明确,责任不清晰。担保范围、期限等关键内容缺乏明确约定,导致保证人的责任难以确定。保证合同应明确被保证的主债权、债务履行期限、保证方式、保证范围、保证期间等内容。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也需要明确被担保的主债权、债务履行期...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模糊不清未签字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约定不明未签字无效。签订劳动合同前需审查双方主体资格,签订过程中需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包括必备条款。劳动合同一式二份,单位和员工各执一份。劳动合同订立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查看全文

合同履行地点模糊,如何明确?

合同履行地点缺乏约定或不明确时,可以通过协商补充或按照合同条款和交易习惯确定。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且无法根据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根据规定,货币支付应在接收方所在地履行,不动产交付应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查看全文

医院盖的章模糊不清有效吗

法律分析:一、医院盖的章模糊不清有效吗1、公章盖的不清,是否有法律效力,取决于能否与原章进行比对和鉴定。如果在合同上盖的公章不清楚的,可以在旁边再盖一个清晰的章,这样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2、《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租赁合同中的押金条款模糊不清,亟待明确

租房退房押金退还与租房合同中是否有明确规定有关,如无规定可与房东协商解决,双方达成一致则按约定执行,否则可尝试向房东解释提前退房原因以争取部分退还。...查看全文

交强险责任范围模糊不清

交强险是一种强制性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第三方损失进行赔偿。不论是否有责任,交强险都会赔偿第三方的损失。在有责任时,赔偿金额有限,如财产损失最高赔偿2000元,医疗费最高赔偿10000元,死亡伤残...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