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融资罪立案标准及案例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非法融资案件立案标准: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达20万元以上,单位达100万元以上;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达30人以上,单位达150人以上;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单位达50万元以上。
非法融资立案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延伸阅读
非法融资罪的量刑准则和判决标准
非法融资罪的量刑准则和判决标准是指在审判非法融资罪案件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相应的刑罚幅度和判决结果的依据。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非法融资罪的量刑准则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非法融资的数额、手段和目的;犯罪者的主观故意和犯罪动机;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是否存在悔罪表现等。在判决时,法官会根据这些准则进行权衡和判断,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非法融资立案标准明确了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和对象,以及给存款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而非法融资罪的量刑准则和判决标准则综合考虑了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在判决过程中,法官会根据这些准则进行权衡和判断,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立案标准及案例分析

非法储存硫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为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查看全文

非法融资罪立案标准及刑罚

非法融资罪在我国法律中不存在,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为个人20万元以上,单位100万元以上。对于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集体财产非法侵占罪立案标准及案例解析

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以及将自己持有的财物非法转为己有的行为,应立案。同样,如果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后拒不交还,也应予以立案。...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及案例解析

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个人吸收20万元以上、单位吸收100万元以上;个人吸收对象30人以上、单位吸收对象150人以上;个人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单位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查看全文

一般诽谤罪立案标准解释及案例分析

本文介绍了一般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构成要件和刑罚,包括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严重情节、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针对特定人进行诽谤以及构成诽谤罪的主观故意等要素。 重点总结:一般诽谤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对犯罪...查看全文

非法经营罪定罪标准及案例解析

非法经营罪的主旨:非法经营罪要求行为人违反工商法规且具有严重情节才构成犯罪,非法经营行为应以非法经营额和所得额为起点来判断。对于无故意进行非法经营的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而非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225条,扰乱市场秩序的严重情节可处以...查看全文

危化品非法销售罪定罪标准及案例分析

非法经营危险物质罪和非法经营罪的主旨是,对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以及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和行政处罚,包括有期徒刑、罚款等,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安全生产。...查看全文

量刑标准及案例分析

司法工作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失职,若导致重大损失,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若导致特别重大损失,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最新标准及案例分析

口头性骚扰的主要处罚标准如下:若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将给予行政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若构成刑事犯罪,将以强制猥亵罪定罪处罚,包括有期徒刑和拘役。口头性骚扰是指用低俗言语侵犯他人性自由权。...查看全文

我国骚扰罪立案标准及案例解析

骚扰罪的立案标准包括恐吓、威胁、侮辱、诽谤和陷害他人等行为;认定性骚扰需考虑主观目的、行为方式、场合界定和对象;违法者将面临拘留或罚款等处罚。...查看全文

封建迷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及案例分析

利用封建迷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3000元,其中具体的数额巨大为诈骗他人财物价值达到30000至100000元的情形。利用封建迷信诈骗罪需要提供的证据有证明对方实施诈骗行为的书证、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利用封建迷信诈骗罪的量刑为处三...查看全文

法律制裁标准及案例分析

犯本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单位犯前款罪,对单位判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前款规定处罚。...查看全文

诽谤罪量刑标准及案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如果构成诽谤罪的情节严重,犯罪人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只有当事人提起诉讼才会受到处理,但如果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将不受此限制。...查看全文

抢劫罪判定标准及案例分析

抢劫罪的刑罚严厉,最高可判处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入户、公共交通工具、银行等特定情形下抢劫,或者抢劫次数多、数额巨大、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持枪抢劫,以及抢劫军用物资或救灾物资的,处罚更加严重。...查看全文

诈骗罪立案标准探究:专家解读及案例分析

诈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行为涉案金额较大时应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金额范围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同时,解释明确了诈骗行为中的严重情节,如对多人实施诈骗...查看全文

非法集资的案例分析

非法集资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通过发行证券、债务凭证吸收资金,分割资产高息集资,以民间会社形式进行非法集资等。最近的变化包括利用地下钱庄、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此外,还有以彩票、传销、果园开发等形式非法集资,以及利用电...查看全文

诈骗罪与非法集资罪的区别及案例分析

我国没有非法集资罪,非法集资构成犯罪时,按集资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对象和行为表现形式。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通常以3000元为起点。个人诈骗公私财物超过3000元时,警方应立案追查。...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量刑标准及案例分析

《刑法》对于患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的刑罚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非法持有一定数量的毒品也将面临严厉的刑罚,数量越大,刑罚...查看全文

盗窃罪的刑罚标准及案例分析

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一定价值或具有特殊情节,构成犯罪。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根据相关法律解释,盗窃金额的划分标准由地方高级法院和检察院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治安情况确定。此外,盗窃他人通信线路或盗接、复制电信设备也属于盗窃...查看全文

非法拘禁罪案例分析及司法解释

文章主要讨论了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素和量刑标准。非法拘禁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表现为采取暴力手段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犯罪主体为年满18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