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释放人员最新政策

律师回答

强制戒毒的新规定是什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戒毒工作,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戒毒工作体制。
      戒毒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采取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戒毒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禁毒委员会可以组织公安机关、卫生行政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吸毒监测、调查,并向社会公开监测、调查结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对涉嫌吸毒人员进行检测,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并依法实行动态管控,依法责令社区戒毒、决定强制隔离戒毒、责令社区康复,管理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司法行政部门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戒毒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会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等部门制定戒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戒毒医疗服务提供指导和支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康复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指导和支持。
      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第六条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需要设置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的,应当合理布局,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的建设标准,由国务院建设部门、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第七条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对戒断3年未复吸的人员,不再实行动态管控。
      第八条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戒毒科研、戒毒社会服务和戒毒社会公益事业。
      对在戒毒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自愿戒毒
      第九条国家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对自愿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对其原吸毒行为不予处罚。
      第十条戒毒医疗机构应当与自愿戒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签订自愿戒毒协议,就戒毒方法、戒毒期限、戒毒的个人信息保密、戒毒人员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终止戒毒治疗的情形等作出约定,并应当载明戒毒疗效、戒毒治疗风险。
      第十一条戒毒医疗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对自愿戒毒人员开展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预防、咨询教育;
      (二)对自愿戒毒人员采取脱毒治疗、心理康复、行为矫治等多种治疗措施,并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戒毒治疗规范;
      (三)采用科学、规范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使用的药物、医院制剂、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依法加强药品管理,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失滥用。
      第十二条符合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条件的戒毒人员,由本人申请,并经登记,可以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登记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公安机关备案。
      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第三章社区戒毒
      第十三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并出具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送达本人及其家属,通知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第十四条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第十五条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制定社区戒毒工作计划,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第十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在社区戒毒人员报到后及时与其签订社区戒毒协议,明确社区戒毒的具体措施、社区戒毒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应承担的责任。
      第十七条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以及禁毒志愿者共同组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社区戒毒。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应当采取下列措施管理、帮助社区戒毒人员:
      (一)戒毒知识辅导;
      (二)教育、劝诫;
      (三)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就学、就业、就医援助;
      (四)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的其他措施。
      第十九条社区戒毒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履行社区戒毒协议;
      (二)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三)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日以上的,须书面报告。
      第二十条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以上,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次以上或者累计超过30日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第二十一条社区戒毒人员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以及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二条社区戒毒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社区戒毒执行地的,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有关材料转送至变更后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社区戒毒执行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前往变更后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报到,社区戒毒时间自报到之日起连续计算。
      变更后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与社区戒毒人员签订新的社区戒毒协议,继续执行社区戒毒。
      第二十三条社区戒毒自期满之日起解除。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应当出具解除社区戒毒通知书送达社区戒毒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并在7日内通知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第二十四条社区戒毒人员被依法收监执行刑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社区戒毒终止。
      社区戒毒人员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社区戒毒中止,由羁押场所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释放后继续接受社区戒毒。
      强制戒毒的条件: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同时,《禁毒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面对强制戒毒的执行措施,想要详细了解并给自己提供支持的人可以在线询问律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满释放人员最新政策

国家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政策有以下这些: 1、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生活; 2、社会各界及安置单位不得歧视刑满释放人员; 3、在就业、就学、晋级、评奖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对待与权利。 ...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退休最新政策

退休人员犯罪判刑后停止发放养老金,服刑结束后可以继续按原来标准享受养老金。按照《劳动人事部关于退休职工被判缓刑期间可否享受原退休待遇的复函》中规定:“退休职工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查看全文

2024年刑满释放人员最新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刑满释放人员无需办理手续,只需直接去监狱接人。监狱应按期释放罪犯并发放释放证明书,之后公安机关会为其办理户籍登记手续。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当地政府会提供安置和救济帮助。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为6个月至...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养老保险最新政策

您好,亲,很荣幸为您解答。服刑人员社保2024年最新规定:1、国家对服刑人员养老保险有相应的规定,个人被判刑或劳教的,服刑或劳教期间,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保留,并继续按记帐利率计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个人帐户储存额按...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养老保险最新政策

国家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政策有以下这些: 1、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生活; 2、社会各界及安置单位不得歧视刑满释放人员; 3、在就业、就学、晋级、评奖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对待与权利。 服刑人员社保2024年最...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养老保险最新政策

刑释人员养老金发放政策如下: 1、国家对服刑人员养老保险有相应的规定,职工被判刑或劳教的,服刑或劳教期间,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保留,并继续按记帐利率计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个人帐户储存额按银行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查看全文

社区戒毒新政策

强制戒毒的新规定是什么 《戒毒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戒毒工作,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查看全文

戒毒人员提前释放的流程?

律师分析: 戒毒人员经过一年的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在生理、心理、认知、行为、家庭和社会功能等五个方面的考核中,符合转入社区戒毒的要求,报经公安机关审核,可以其转入社区戒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七条 强...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政策

法律分析:   一、刑满释放人员政策,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刑满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规定,在职人员因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在其刑满、假释、劳动...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政策

刑满释放人员政策是:1、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出具释放证明;2、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办理户籍登记;3、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确定赡...查看全文

戒毒人员释放时间会通知家属吗

法律分析:强制戒毒释放时间一般会通知家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 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贷款政策?

律师分析: 贷款只要借贷者是自然人,有还款能力,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贷款包括刑满的人员 贷款申请条件 1、借款人(年龄正常值25-55周岁)并且身体健全 2、借款人征信近24个月不得连3累6 3、具有中国国籍(不含港澳台居民) 4...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贷款政策

贷款只要借贷者是自然人,有还款能力,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贷款包括刑满的人员 贷款申请条件 1、借款人(年龄正常值25-55周岁)并且身体健全 2、借款人征信近24个月不得连3累6 3、具有中国国籍(不含港澳台居民) 4、有月打卡工...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社保政策

法律分析: 对被判刑或劳教前已经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刑释解教人员,重新就业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假释期间,法律并不禁止假释人员成为职工...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贷款政策

法律解析: 贷款只要借贷者是自然人,有还款能力,符合申请条件,就可以贷款包括刑满的人员 贷款申请条件 1、借款人(年龄正常值25-55周岁)并且身体健全 2、借款人征信近24个月不得连3累6 3、具有中国国籍(不含港澳台居民) 4...查看全文

刑满释放人员安置政策

国家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政策是帮助他们安置生活,禁止歧视,并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根据《监狱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生活,并在必要时提供救济。刑满释放人员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查看全文

戒毒人员能否被保释?

《禁毒法》对社区戒毒地点有限制,但对于有固定住所的现居住地可以接受社区戒毒。迁户口不影响戒毒执行,一般可以迁。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需遵守协议并定期接受检测。违反协议的人员受到批评教育,严重违反或再次吸毒应报告公安机关。接受...查看全文

强制戒毒释放流程

具体流程是: 一、戒毒所先提出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批准。 二、在收到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出具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后,把决定书送达戒毒人员。 三、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前通知戒毒人员家属、所在单位、户籍所在...查看全文

强制戒毒释放流程?

律师分析: 具体流程是: 一、戒毒所先提出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批准。 二、在收到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出具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后,把决定书送达戒毒人员。 三、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前通知戒毒人员家属、所在单...查看全文

戒毒所刑满释放怎么接人

戒毒所刑满释放接人的程序及条件。戒毒人员家属、单位、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会提前通知他们将其按期领回。吸毒成瘾者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需得到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的同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