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律师回答

重婚罪属于连续犯,不存在犯罪中止情形。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的人在犯罪过程中,因为主观因素自己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自己主动地防止继续犯罪,防止发生更恶劣的犯罪结果。【案例】王某甲和杜某某于1995年1月22日登记结婚。2006年至今,被告人王某甲与王某乙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被告人王某乙明知王某甲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并于2007年11月15日生育一女王某丙。经某大学法医司法鉴定所鉴定,认定王某丙是王某甲与王某乙的亲生孩子。【判决】对被告人王某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对被告人王某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王某甲犯重婚罪,判处拘役三个月。二、被告人王某乙犯重婚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一年。被告人王某甲明知其未离婚而与被告人王某乙对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被告人王某乙明知被告人王某甲与杜某某未办理离婚登记而对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育孩子,二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重婚罪。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做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销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三、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犯罪中止如何量刑犯罪中止怎么认定

实践中,对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如下:

1、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

2、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销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

3、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也认定为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量刑如下: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对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毒品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必须要求是在犯罪过程中,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是行为人在犯罪预备过程中;二是行为人在实行行为进行期间;三是行为人在实行行为结束到实害结果出现之间。这是犯罪中止的时间要求。

犯罪中止应如何认定

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这一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两种。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实行过程中,自动放弃实施或者继续犯罪。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如果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达到既遂状态,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一般认为,犯罪既遂以后自动返还原物或者自动赔偿损失的行为,如盗窃犯在盗窃他人财物后又将窃取的财物归还原主,或者贪污犯贪污公款后又秘密退还公款的,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以犯罪既遂论处。其自动返还赃物的行为只能在量刑时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首先,必须要求行为人自认为能够继续实施。其次,认定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还必须要求确实是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观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所谓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成犯罪的念头,彻底放弃实施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并完成的犯罪行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实施完毕犯罪以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自动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犯罪结果发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犯罪停止形态。

如何认定为犯罪中止

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认定是犯罪中止:(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重婚罪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律师分析: 重婚罪属于连续犯,不存在犯罪中止情形。 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的人在犯罪过程中,因为主观因素自己主动放弃继续实施...查看全文

重婚罪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重婚罪属于连续犯,不存在犯罪中止情形。 所谓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犯罪中止指的是,犯罪的人在犯罪过程中,因为主观因素自己主动放弃继续实施犯罪或者自己...查看全文

重婚罪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法律分析:重婚罪是无法认定犯罪中止的。重婚罪属于连续犯,因此不存在犯罪中止。根据《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认定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犯罪中止的认定包括: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法律解析: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的认定方法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犯罪中止的认定包括: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认定如下: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查看全文

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认定:_x000D_ 1、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中止犯罪的决意;_x000D_ 2、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_x000D...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应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_x...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为犯罪中止

法律分析:认定犯罪中止就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形态分为预备、中止、未遂、既遂,中止犯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自动的意思表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从以下要件认定: 1、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2、自动地停止共同犯罪或自动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 3、彻底地停止共同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在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中止犯罪?

共同犯罪中的中止认定:在简单共同犯罪中,若一人中止并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其他人接受则为中止犯罪;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施中止犯罪的教唆犯为未遂教唆,帮助犯需采取有效措施抵消其帮助行为;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且司法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犯罪...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周永梅

北京市-北京市-顺义区

认证律师拆迁安置、拆迁安置

已服务240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