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案自首对减轻致人轻伤的刑罚有何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在灾害中表现突出、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减刑条件包括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积极参加教育、劳动任务。最高法院规定确有悔改表现需同时具备以上条件。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法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认罪悔罪;(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延伸阅读
投案自首是否能有效减轻致人轻伤罪的刑罚?
投案自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减轻致人轻伤罪的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投案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前自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表示悔罪态度并积极补救的行为。投案自首可以表明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悔罪之心,愿意承担责任并积极采取措施弥补损失。法律对投案自首有一定的宽大处理,可以在刑罚量刑上给予一定的减轻。然而,具体减轻幅度仍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决定,包括犯罪性质、危害后果、自首情节等因素。因此,投案自首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完全免除刑罚,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刑罚起到减轻的作用。
结语: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在抗灾救援中表现突出以及其他重大贡献。投案自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致人轻伤罪刑罚,表明犯罪嫌疑人悔罪并愿意承担责任。具体减轻幅度取决于案件情况,包括犯罪性质、危害后果和自首情节等。投案自首并非完全免除刑罚,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刑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二级投案自首能否减轻致人轻伤的刑罚?

自首可以减刑,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被视为自首。即使犯...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对于致人轻伤二级的判决有何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和第二百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被视为自首,从而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行为,根据其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会被判处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查看全文

致人轻伤自首能否减轻刑罚?

认罪认罚从宽体现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涉嫌赌博罪的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并供述罪行,也可以享受...查看全文

致人轻伤二级并投案自首,是否可以减轻刑罚?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致人轻伤二级投案自首可减刑吗...查看全文

自首如何影响刑罚的减轻幅度?

自首对减刑的规定及考虑因素: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或免除处罚,犯罪较轻者可减少40%以上。自首量刑情节须考虑投案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程度和悔罪表现等。法律依据为《刑法》第六十七条。...查看全文

致人轻伤二级投案自首可以减刑吗

法律分析:致人轻伤二级投案自首可以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查看全文

致他人轻伤投案自首是否可以减刑

法律分析:致他人轻伤投案自首的,是可以减刑的。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法律依据:《中华...查看全文

轻伤投案自首减刑多少

犯罪分子故意伤人致被害人受轻伤,自首并且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的,是自首行为,量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较轻的,甚至还可以免于处罚。量刑时对其减轻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程度具体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作出决定,是无法预知自首...查看全文

自首投案能否减轻刑罚?

自首减刑没有固定标准,法官有自由裁量权。如实供认和悔改表现可减40%刑期。犯罪较轻可减40%以上,甚至免予处罚。恶意利用自首逃避法律制裁者不宽大减刑。...查看全文

犯法者自首如何影响刑罚减轻?

自首情节对刑罚的减轻有具体规定:(1)未被发觉主动投案可减20%-40%;(2)已被发觉但未受调查谈话可减10%-30%;(3)经规劝、陪同投案可减30%以下;(4)仅因形迹可疑被盘问后主动交代可减30%以下;(5)如实供述未掌握...查看全文

自首对被通缉者是否有减轻刑罚的影响?

被通缉后自首是否还可以判缓刑要看罪名、刑罚和符合缓刑条件。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宣告缓刑,特殊人群如未成年、孕妇、老人也应宣告缓刑。条件包括轻罪、悔罪、无再犯危险和对社区无不良影响。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查看全文

自首后是否会影响刑罚的减轻?

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提供重要线索,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亦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刑法第78条,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监狱内外犯罪、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舍己救人、在灾害中表现突出、对国家和社会...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对减刑的影响有多大?

自首情节能够根据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综合考虑,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者,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但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情况除外,不会从宽处罚。...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对诈骗犯减刑有何影响?

自首的减刑幅度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犯罪事实是否被发觉、是否已受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以及是否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等。自首的类型多样,减刑幅度可在20%至40%之间。...查看全文

致人轻伤二级是否可以通过投案自首来减轻刑期?

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致人轻伤二级投案自首可以减刑...查看全文

罪犯自首投案能否减轻刑罚?

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分子的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情节的从轻处罚比例取决于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根据相关规定,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比例在30%以下,具体减...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减轻行政处罚

有下列条件的,能够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其危害后果;行为人是被胁迫或诱骗的;行为人主动供述行政机关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或者行为人有立功表现的等。 投案和自首是什么区别 投案和自首的区别有: 1、定义不...查看全文

罪犯自首是否影响逃犯刑罚的减轻

逃犯投案自首不能减刑,减刑只能在被判刑后实施。自首的定义是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自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犯罪后主动投案;2)如实供述罪行。如果犯罪分子避重就轻或只供述部分罪行,则...查看全文

盗窃犯投案自首能否减轻刑罚?

盗窃罪的主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多次盗窃或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盗窃投案自首可减轻处罚,并且我国法律规定盗窃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盗窃金额。通常,一千元以上的盗窃金额可立案。罪犯如能主动投案自首并返还盗窃财物,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投案自首是否能够减轻犯罪人的刑罚?

自首是刑法规定的可以从轻或减刑的情节,包括一般自首和准自首。一般自首是在司法机关未采取强制措施前,主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准自首是在司法机关已采取强制措施,但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自首可免除处罚或减轻刑罚。如欲减刑,应在未被采...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