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终止应如何认定?

律师回答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销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三、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做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销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三、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如何认定诈骗犯罪的共同犯罪

1、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所以诈骗罪的共犯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诈骗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那么共犯也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务,故意实施犯罪行为。3、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那么诈骗罪的共犯实施了诈骗行为骗取了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4、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应当视情况区别对待:(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作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况,如果中止者采取了一定措施,有效地中断自己先前行为与犯罪的联系(消除“原因力”),即使后来发生危害结果,仍然可以认定为中止。(二)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中止犯罪,教唆犯应认定为未遂的教唆;帮助犯有一定的从属性,实行犯中止犯罪,帮助犯不知道,对其应按照犯罪预备认定,反过来,教唆犯、帮助犯要中止犯罪,对教唆犯来讲,必须阻止实行犯实施犯罪,使实行犯打消犯罪的念头,才构成中止,而帮助犯应采取有效措施,抵销自己的帮助行为对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三)中止犯如果向有关机关报告,司法机关采取了有效措施制止了犯罪,应认定为中止。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相对于单独犯罪而言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即为共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必须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必须有共同行为,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共同犯罪的从犯如何认定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以下两种人: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在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活动中,受他人的指使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没有达到罪恶重大和情节特别严重的程度。这种人虽然也是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者,但其地位从属于主犯,所起的作用属于次要的。具体表现为:在犯罪集团或其他共同犯罪中,对主犯的犯罪意图表示赞成、附和、服从,听从主犯的领导、指挥,没有参与有关犯罪的决策和谋划;在实施具体犯罪中,在主犯的组织、指挥下进行某一方面的犯罪活动,情节较轻。这种从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对整个犯罪结果的发生,只起次要的作用。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为共同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提供物质或者精神的帮助,辅助犯罪的实施。这种从犯实际上是帮助犯,通常表现为犯罪分子本身并不亲自参加具体犯罪行为的实施,如在有些犯罪中在犯罪的准备阶段以及在共同犯罪行为实施期间,协助实行犯采点望风、提供作案工具、指示犯罪地点和犯罪对象、消除犯罪障碍等帮助犯罪实施,促成犯罪结果实现的行为。这种从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对整个犯罪结果的发生,只起了辅助的作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犯罪终止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中止犯罪的认定,具体如下:1、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施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强烈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劝告,放弃本可以继续的犯罪,整个案件就是中止犯罪;2、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应该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的中止认定有: 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发生,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造成的,还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共同犯罪中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的心理;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且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中止犯,未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对其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

法律分析: 这样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共同犯罪人全部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共同犯罪的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

法律分析: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认定为共同犯罪的中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从以下要件认定: 1、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2、自动地停止共同犯罪或自动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 3、彻底地停止共同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律师分析: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解析: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应如何认定?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应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的认定:_x000D_ 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有共同的故意伤害行为;_x000D_ 2、各共同犯罪人的故意伤害行为与发生的结果都构成因果关系;_x000D_ 3、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犯罪中止?

一、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的主犯应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的认定及处罚原则。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按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按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主犯罪行应从重打击,减刑...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是如何的

“共犯中止”与“单独犯的中止”在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上没有太大不同,区别在于“有效性”的理解。其认定应从犯罪中止的四个方面出发。...查看全文

在共同犯罪中,如何认定中止犯罪?

共同犯罪中的中止认定:在简单共同犯罪中,若一人中止并劝说他人放弃犯罪,其他人接受则为中止犯罪;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实施中止犯罪的教唆犯为未遂教唆,帮助犯需采取有效措施抵消其帮助行为;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且司法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犯罪...查看全文

共同犯罪应该如何认定?

1、共同犯罪认定一定要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也不能构成共同...查看全文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止行为

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1、应该是及时的,共同犯罪的暂停可以发生在犯罪准备阶段和犯罪实施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施,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之前;2、所有共犯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可以停止可以继续下...查看全文

犯罪中止应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认定是: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_x...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