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对母亲和孩子的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离婚时,两岁以下孩子归母亲抚养。对两岁以上子女,抚养权判决考虑多种因素,如绝育手术、生活环境变化、健康状况等。十岁以上子女的意见也应被考虑。怀孕期间男方不可提离婚,法律保护妇女、胎儿和婴儿。离婚需签订书面协议,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但若女方怀孕期间与他人同居或出轨,男方可凭证据向法院申请离婚。
一、孩子多大以内离婚跟母亲
孩子两岁以内,离婚的时候是判处给母亲进行抚养的。
夫妻离婚法院判决孩子的抚养权,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二)对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一方有下列情形的可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它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育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5、父母双方抚养条件基本相同,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情形也可以作为法院判决抚养归归属的一个参考条件。
(三)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二、女方怀孕期间男方可以提离婚吗?
不可以。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法律的规定体现了对特定期间内对妇女、胎儿和婴儿的特殊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是不可以提出离婚的,但是女方可以向男方提出离婚。但是如果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其他人同居或者是出轨的,男方可以带着证据向人民法院申请诉讼离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离婚时的子女抚养权,一般情况下,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会判给母亲进行抚养。而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如绝育情况、子女生活环境的稳定性等因素,做出抚养权的判决。此外,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也会被考虑。另外,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是不可以提出离婚的,法律对妇女、胎儿和婴儿在特定期间内给予了特殊保护。但如果女方在怀孕期间有不当行为,男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出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五十八条 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二节 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八条 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二节 监护 第三十二条 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父母离婚后母亲坐牢对孩子的影响

律师分析:如果你有刑事案底,那么这个不会影响三代人,只会对直系子女今后的政审造成影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查看全文

父母离异孩子归母亲,父亲坐牢对孩子的影响

法律分析:显然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在考军校、考公务员以及入党的时候,政治审查可能过不了。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第十六条 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孩子跟母亲,父亲征信对孩子有影响嘛?

律师解答: 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孩子跟母亲,父亲征信对孩子有影响吗?

律师分析: 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孩子跟母亲,父亲征信对孩子有影响吗?

法律解析: 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孩子跟母亲,父亲征信对孩子有影响吗

律师分析: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查看全文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父亲或母亲的抚养权

离婚男孩子一般判给父亲还是母亲,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孩子,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两周岁至八周岁之间的孩子,法院根据双方情况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孩子,要尊重孩子意愿。具体判决由实际情况决定,考虑...查看全文

母亲赌博对孩子的影响?

律师分析: 父母因赌博行政处罚对子女的影响是子女不能报考公务员,受到过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会影响本人、直系子女、直系父母、配偶的参加、公务员考试、警校招生、军校招生、银行招聘、国企招聘等的政治审查,政治审查不合格是不予录用的。 ...查看全文

前科母亲对孩子的影响

母亲前科对孩子的公务员招录和征兵政审有影响:父母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被判死刑或服刑、公检法或军队单位有犯罪行为、父母有判刑记录都会直接影响政审。...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母亲黑户,对孩子影响几何?

父母将子女送入黑名单会带来一定影响,其中包括限制孩子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禁止孩子搭乘飞机、不允许孩子购买某些保险产品等。父亲因交通事故失信是否会影响孩子,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如果父亲未被限制高消费,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父亲失信对孩子的影响

父亲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可能会对孩子上学和考公产生影响。但与孩子的父母子女关系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父亲失信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强调的是,与孩子的父母子女关系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了,孩子跟母亲,父亲老赖对孩子有影响吗

父母离异,一方是老赖是否会影响孩子,具体看孩子有多大,有没有形成抚养关系。如果是的话,还是有一影响的。因为离婚并不会改变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身份关系不因离婚而解除。如果一方是老赖会被限制高消费,从而导致孩子不能读贵族学校之类的。如...查看全文

父亲犯罪母亲离婚对孩子还有影响吗?

律师分析: 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影响生活和学习。...查看全文

父亲犯罪母亲离婚对孩子还有影响嘛?

律师解答: 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影响生活和学习。...查看全文

父亲犯罪母亲离婚对孩子还有影响吗

律师分析:如果是行政违法记录对子女影响不大;如果是刑事违法记录,那如果报考军事院校,警察院校等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无法通过政审;孩子找工作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或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公检法单位等,政审通不过。影响生活和...查看全文

母亲进监狱对孩子的影响

法律分析: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子女的事业发展上,另一个是在子女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父亲有刑事犯罪记录,如果已经服刑完毕的,那就不会对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如果是正在服刑的,那就对公务员...查看全文

母亲进监狱对孩子的影响?

律师分析: 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子女的事业发展上,另一个是在子女的日常生活中。 对于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父亲有刑事犯罪记录,如果已经服刑完毕的,那就不会对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如果是正在服刑的,那就对公务员政审有...查看全文

母亲黑户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影响篇

银行黑户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导致孩子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和出国留学。虽然法律上子女不应承担父母的过错,但家庭经济问题可能影响留学申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查看全文

离婚后,孩子跟母亲,父亲失信人对孩子有影响吗?

失信人员被限制高消费后,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属于被禁止的高消费行为,但对普通择校、入伍、就业等方面无限制。父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离异后由母亲抚养的孩子。...查看全文

父亲醉驾和母亲离婚影响子女

律师分析: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