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结果公布时间

律师回答
摘要:法律规定开庭时间包含审结期限,民事案件一般应在6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应在1.5个月内宣判。民事案件可当庭或定期宣判,刑事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宣判。审理过程有特殊情况可延长,但需获批准。最高法院可延长刑事上诉案件一个月。法律未规定开庭至判决具体时限,但明确规定了整个审理过程的时限。审理延期常见。
法律规定开庭时间是包含审结期限之内的。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的,立案三个月内审理完毕。普通程序,六个月之内审理结束,有其他的情况按另行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民事案件说,法院开庭后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具体时间无规定,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即从起诉到宣判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案件、刑事自诉案件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规定情形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一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可延长一个月,审判实践中,由于法院的案件过多,所以延期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
延伸阅读
结语:法律规定开庭时间应包含审结期限。一般而言,简易程序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理完毕,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另行处理。民事案件可当庭或定期宣判,前者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后者宣判后立即发出。一般情况下,普通程序案件从起诉到宣判不超过六个月,可由法院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再延长需上级法院批准。刑事公诉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可延长一个月。法律未规定开庭至判决具体时限,但审理过程有明确时限。以上为民事案件一审期限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八十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五条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醉驾案审判结果公布时间

醉驾判决书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下来,收到判决书后还有10天的上诉和抗诉期限。如果没有上诉和抗诉,法院会发执行通知书。醉驾是指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对个人和公共安全有极大危害。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80...查看全文

征兵政审结果公布时间

征兵政审是确保兵员政治合格的重要措施,通过政治联审和走访调查来维护军队的纯洁稳定。政审一般在体检后进行,由县级兵役机关与公安、教育等部门合作进行。政审涉及个人和家庭,考核标准包括政治思想、刑事处罚情况和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等。...查看全文

案件判决结果公布时间

法院出判决结果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需要严格遵守审理期限。简易程序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可延长六个月并报请上级批准。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判决或裁定。起诉需递交起诉状,被告...查看全文

法院判决结果公布时间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都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9条,普通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6个月,需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查看全文

二审结果何时公布?

判决生效后,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送往监狱。上诉期为判决之日起十日内,十天后判决生效,法院会在十天内开具执行文书送达看守所,再由看守所移送监狱。如果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可以在看守所执行,无需移送监狱。看守所会根据服刑年龄和年限进行监...查看全文

庭审结果何时公布?

一般法院开庭后一个月左右判决,但具体时间没有法律规定,而是根据审理过程的明确时限来决定。简易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可延长六个月,如有需要还需上级法院批准延长。...查看全文

庭审结束后,判决结果何时公布?

庭审完成后,判决结果当庭宣布或定期宣告,判决书将在五日内送达相关人员。庭审流程包括查明当事人到庭、宣布开庭和审判人员名单、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和宣判。庭审的结果可以在五天内获得判决书,不服可以上诉。...查看全文

庭审结束后,何时才能公布审判结果?

法律规定开庭时间根据审理期限而定,一般情况下简易程序三个月审结,普通程序六个月审结,民事案件可当庭或定期宣判,刑事案件一个月内宣判,特殊情况可延长。...查看全文

招标结果公布时间

招标后评标委员会应向招标人提出评标报告,招标人应在收到评标报告后三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在投标有效期内并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三十日内订立合同,不得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查看全文

仲裁结果公布时间表

劳动仲裁后裁决结果的时间限制为45天,复杂案件最多延长15天。当事人不满仲裁裁决可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范围包括各类企业、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劳动争议,以及具有较大影响力...查看全文

参军政审结果何时公布?

政审是在体检后进行的,时间大约为一个星期左右,具体安排取决于当地武装部需要政审的人数。政审工作由基层党组织负责,可以派党员调查或请求有关单位协助。政审的考核标准不仅涉及个人,还包括家庭,如政治思想、是否有刑事犯罪记录、是否违法等。...查看全文

商标注册初审结果公布所需时间

商标注册初审公告后3个月能下来,如果在这期间没有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商标将予以注册并刊登注册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在初步审定公告的3个月内,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公告期满无异议,商标将核准注册并发放...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审批结果的发布时间

办案机关应在三日内回复申请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申请人应掌握技巧,如寻找取保候审的客观条件、引导减轻社会危害性,并积极沟通。办案机关应及时采纳有利证据或法律规定,否则改错难度大。...查看全文

刑事庭审后的判决结果何时公布?

刑事案件宣告判决一般应当在审判庭进行,一律公开进行。判决书需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和检察院,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公开宣判一般在法庭内进行,重大案件可利用远程视频系统。当事人等不到庭不影响宣判进行,宣判结果时法庭内人员应起立。...查看全文

缓刑判决结果何时公布?

缓刑是对犯罪分子暂不执行判决刑罚的制度,需满足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悔罪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等条件。法院宣判缓刑后,被告人可立即出狱。公安机关负责对缓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帮教考察组织,限制其行动自由,教育遵守法律,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看全文

取保候审案件的判决结果何时公布?

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对于犯罪较轻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人采用。开庭后最长十四个半月会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需严格遵守执行。取保候审可以撤销的情况包括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期限届满、发现决定不当等。取保候审并非处罚制...查看全文

判决结果公布后多长时间可以探视?

案件判决下来后,探望罪犯的时间条件规定和探监人员范围,以及所需证件等问题的解释和说明。探监时间一般为一个月一次,会见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亲属和监护人可会见,朋友经监狱同意也可会见。探监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关系证明。探望申请需满足条件...查看全文

法庭审理结束,判决结果即将公布

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在庭审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成员应认真负责、充分陈述意见,独立行使表决权,不得拒绝陈述意见或简单表态。少数人的意见应写入笔录。合议庭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制作裁判文书。...查看全文

判决结果在庭审结束后几天公布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审理结束后,当庭宣判的案件会在10天内制作判决书,定期判决的案件则会立即发判决书。同时,法院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和期限,离婚判决前不得另行结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查看全文

庭审结束后判决何时公布?

民刑诉讼法未规定开庭后判决期限,只定审理期限。当庭宣判应10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宣判后立即发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告知上诉权、期限和法院。开庭后判决不得超审限。...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韦忠华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57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