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合并处罚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行政机关可以合并执行同一违法人员的不同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行政处罚的执行方式包括当场收徼罚款、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公开拍卖或处理非法财物等。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拍卖所得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不得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
一、两种行政处罚可以合并执行吗
同一个违法人员做出不同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对不同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后,可以合并执行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二、行政处罚执行的方式
(一)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徼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徼纳罚款。
(二)执法人员当场收徼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人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徼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三)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四)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五)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延伸阅读
结语:行政处罚可以合并执行,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处以两次以上罚款。行政机关及执法人员应当遵守规定的行政处罚执行方式,确保罚款及没收款项全部上缴国库,不得截留或私分。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暂缓或分期缴纳罚款。同时,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处理。这些规定旨在保证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开和合法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七十二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第六十九条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行政处罚依据?

律师分析: 按照行政处罚的规定法律依据包括以下的种类: 1、宪法.由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是我们国家一切法律,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制定的依据,当然也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任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法律解析: 1、宪法。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和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法律依据:_x000D_ 1、宪法。由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是我们国家一切法律,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等制定的依据,当然也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_...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律师分析: 1、宪法。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和行政...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1、宪法。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查看全文

多种违法行为合并处罚依据

一、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如果违反了多个条文,要分别进行认定、裁量。合并处罚。在实际操作中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有两种以上需处罚的违法行为时分别裁量后,在两种以上处罚中选择执行一种较重的行政处罚; 第二种方法:...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的依据

设定行政处罚依据是什么 设定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我国《行政处罚法》及是的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机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给予违法人员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查看全文

不予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一定要依据《行政处罚法》吗?

行政处罚法律依据 1、宪法。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的立法依据

一、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是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的法律法规。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 公民、法人...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的立法依据

依据是宪法.由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是我们国家一切法律,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制定的依据,当然也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任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如果违背了宪法,就失去...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的法规依据

我国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组成,宪法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不能与其相抵触。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制定,规定了行政管理和处罚的法律。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行...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的立法依据

律师分析:行政处罚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法律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查看全文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依据

法律分析:一、非法行医具体的行政处罚标准1、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2、违反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活动,...查看全文

非法采矿行政处罚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1996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4号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有关条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查看全文

新行政处罚法立案依据?

律师分析: 行政处罚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行政处罚...查看全文

两种违法行为合并处罚的法律依据

一、两种行政处罚可以合并执行吗 同一个违法人员做出不同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对不同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后,可以合并执行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合并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中有“合并执行”或“合并处罚”的概念,两者的概念来源于刑事法典理论的“数罪并罚”。 在行政执法中,经常会遇到在一个案子中行政相对人存在多种违法行为的情况。多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若是简单的择一重罚,而不合并处罚,...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合并处罚的概念?

律师分析: 行政处罚中有“合并执行”或“合并处罚”的概念,两者的概念来源于刑事法典理论的“数罪并罚”。 在行政执法中,经常会遇到在一个案子中行政相对人存在多种违法行为的情况。多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若是简单的择一重罚,而...查看全文

行政处罚依据是什么?

对于法定依据的合法性,完全合格的可作为行政处罚依据,部分不合格的可责令修改,完全不合格的应撤销失效,未经立法机关确认的可按执行但可提出处理意见。人民法院可以执行合法的法定依据,当事人可上诉并提出意见。...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孙孟尧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26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