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律师回答
摘要:挪用公司资金的行为涉及刑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公司资金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根据挪用金额的大小和是否进行非法活动,刑期将有所不同。此外,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资金罪是有区别的,前者涉及特定款物的非法调拨和使用,后者则是指挪用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制裁。
挪用本单位资金的金额在10000元到30000元以上的,就属于数额较大;如果为进行非法活动,而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在5000到20000元以上的,那么公安机关就可以进行立案追诉,行为人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司法人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法人代表。每个公司都会有法人代表,同时,法人代表代表公司行使各项权利。实践中,一些公司的法人代表会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股东资金,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违法的。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数额为5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犯罪数额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挪用资金30万元或挪用资金3万元未退还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挪用资金数额8500元或未退还数额每增加4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
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资金罪中行为人挪用的资金,可以归个人使用,也可以借贷给他人,挪用特定款物罪是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利用特定的职权,将特定款物非法调拨、使用于其他方面,如修建楼堂馆所、购买小汽年及办公设备,进行生产、经营性的投资等,不能用于个人。
延伸阅读
结语: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或单位的利益,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根据该法律,挪用资金的数额和行为的性质将决定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数额较大的挪用行为,公安机关可以立案追诉,并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作为公司法人代表,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股东资金是违法行为。根据挪用资金的数额和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的情况,相应的刑期也会有所增加。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是挪用本单位资金,而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特定款物。两者的行为性质和影响对象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挪用公司资金罪立案标准及法律适用

挪用公款行为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及司法实践

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是犯罪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私自借贷给他人,且金额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给单位,或者用于个人营利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查看全文

法人挪用公司资金罪立案标准

公司法人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法人代表。每个公司都会有法人代表,同时,法人代表代表公司行使各项权利。实践中,一些公司的法人代表会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股东资金,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违法的。挪用资金超过3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查看全文

法人挪用公司资金罪立案标准

法人挪用公司资金罪的立案标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挪用本单位资金的金额在10000元到30000元以上的,就属于刑法里认定的数额较大;2、如果为进行非法活动,而挪用本单位资金金额在5000到20000元以上的...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及法律依据

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应分三种情况: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但如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可从轻处罚;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不受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但如在案发前部分或全部归还本息可从轻处...查看全文

私分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私分国有资产罪构成要件及处理标准。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所有权是该罪的直接客体。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是主体,直接负责的主管和责任人员是被追究责任的对象。罪行需要明知是国有资产并故意违反国家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查看全文

金融凭证诈骗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金融凭证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使用伪造、变造的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个人数额在5000元以上,单位数额在10万元以上。根据刑法规定,使用伪造的银行结算凭证将受到处罚。...查看全文

挪用货款罪立案标准及法律适用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应立案。各省级检察院可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标准,并报备最高检。挪用者本人使用或给他人使用皆属挪用公款。多次挪用不还,累计计算...查看全文

信用卡刑事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本文讲述了信用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及其相应的处罚措施。具体来说,如果出现使用伪造、作废或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等行为,将会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将会被处以...查看全文

税务渎职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税务渎职罪立案标准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的,税务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查看全文

强买强卖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强买强卖不一定是刑事案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但若涉及暴力、威胁等手段,且满足一定条件,应立案追诉:造成轻伤或严重后果、经济损失超过2000元、强迫交易三次以上或三人以上、交易金额超过1万元或违法所得超过2000元、迫使购买伪劣商...查看全文

虚假交易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将面临监督检查部门的处罚。虽然目前法律中没有关于虚假交易罪名的具体规定和立案标准,但此法对于虚假交易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处罚依据,罚款金额...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渎职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公职人员渎职罪的立案标准:造成死亡1人以上、重伤2人以上、轻伤5人以上;造成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对公司、企业停产、亏损、破产;严重损害国家声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及处罚

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和第八十五条来确定的。根据这些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

法律解析: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

律师分析: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而挪用本单位资金,具用途主要是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但未...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   一、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查看全文

资金挪用罪立案标准

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查看全文

假冒注册商标罪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旨是根据《刑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的规定,明确了该罪的构成要件、立案标准和量刑规定。明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销售金额较大的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销售金额巨大的可被判处三年以上...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