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律师回答

法律解析:

爱吹牛撒谎,会以假乱真

诈骗犯往往不符合事实,毫无客观根据,细细琢磨,他们的话其实漏洞百出。其中,冒充高大上的身份是诈骗犯的惯用伎俩。而且现在诈骗犯冒充的身份规格越来越高,有的诈骗犯甚至会连续变换多种不同的身份。

财迷心窍,有很大的贪婪性

诈骗犯往往利欲熏心、贪得无厌,他们的胃口会越来越大,骗得一千的时候,想骗一万,骗得一万的时候又想十万乃至百万,可谓欲壑难填。

精于算计,还能够随机应变

诈骗犯在行骗的过程中,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通过这套方式方法,他们可以瞒天过海,很好地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让对方死心塌地地受骗。

内外勾结,往往会结伙行骗

当下,有很多诈骗犯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增加安全感,往往四面钻营,八方联络、广结关系网、寻求保护伞,这样就导致整个犯罪团伙愈来愈大。

明火执仗,明目张胆地行骗

以前的诈骗犯往往都是独来独往,通过半公开的状态来行骗,而现在的诈骗犯,尤其是重大经济诈骗大多是明火执仗,以合作的身份和手续来行骗。

大肆铺张,会尽情地挥霍金钱

现在的诈骗犯往往都是明目张胆和趾高气昂的,他们一旦将别人的钱财骗到手,就会肆意挥霍、纵情享乐、毫无顾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诈骗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律师分析: 爱吹牛撒谎,会以假乱真 诈骗犯往往不符合事实,毫无客观根据,细细琢磨,他们的话其实漏洞百出。其中,冒充高大上的身份是诈骗犯的惯用伎俩。而且现在诈骗犯冒充的身份规格越来越高,有的诈骗犯甚至会连续变换多种不同的身份。 财迷...查看全文

诈骗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法律解析: 爱吹牛撒谎,会以假乱真 诈骗犯往往不符合事实,毫无客观根据,细细琢磨,他们的话其实漏洞百出。其中,冒充高大上的身份是诈骗犯的惯用伎俩。而且现在诈骗犯冒充的身份规格越来越高,有的诈骗犯甚至会连续变换多种不同的身份。 财迷...查看全文

诈骗犯罪的行为特征为

(一)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三) 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查看全文

诈骗犯罪的行为特征为?

律师分析: (一)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三) 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查看全文

诈骗犯罪的行为特征为

法律分析:(一)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三) 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查看全文

毒品犯罪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要判断标准是毒品数量,不满限定数量则属于轻罪,超过限定数量则属于重罪。在认定非法持有毒品罪时,需要注意行为人对毒品的支配或占有,并且不应将随身携带或运输毒品等行为误认为持有行为。在处理毒品犯罪案件时,仅凭被告人口...查看全文

诈骗行为的表现特征是什么?

诈骗行为包括侵犯财产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额财物,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客体、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和刑期不同;网贷遇到诈骗行为报警有效,可要求犯罪嫌疑人退还赃物。...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行为特征有什么

法律分析:集资诈骗行为特征:_x000D_ 1、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_x000D_ 2、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_x000D_ 3、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_x000D_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行为特征有什么

集资诈骗行为特征:1、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2、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3、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查看全文

集资诈骗行为特征是什么

法律分析:集资诈骗行为的特征为:_x000D_ 1、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_x000D_ 2、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集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必须以“非法集资”的形式出现;_x000D_ 3、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集资诈骗行为...查看全文

惯犯的行为特征具有?

律师分析: 1.行为人在较长时间内多次实施某种危害行为。惯犯是数个危害行为的积累,各个行为如果割裂开来评定,未必都构成犯罪,但每次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不影响惯犯的成立。2.行为人实施犯罪已成习性或者以犯罪所得为其生活主要来源。惯犯以...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的分类特征

逃逸致人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因逃避前罪而造成的结果。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明知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刑法中,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量刑和判断主观恶性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希望"比"放任"的主观恶性更大,对前者...查看全文

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征

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人与特定事项的处理,不可重复适用。具有外部性,即行政机关对外部人员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一旦作出将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查看全文

教师犯罪行为特征

违法行为:教育教学任务不完成、体罚学生、品行不良、侮辱学生,侵犯学生权益,违反教育法。班主任打学生、代行体罚、罚打扫卫生、罚做体育动作、罚晒太阳、罚冻、罚值日、罚超量做作业等都属于违法行为。...查看全文

犯罪行为主要特征

一、犯罪最主要的特征是哪些 1、犯罪最主要的特征是: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犯罪行为对社会具有危害性,这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其次,犯罪是触犯行为。最后,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法律依据:《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查看全文

一般共同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是共同犯罪的主客观统一性,要求二人以上既有共同故意又有共同行为;二是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共同犯罪不是若干行为人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共同犯意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比单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三是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一般共同犯罪的心理特征?

律师分析: 一是共同犯罪的主客观统一性,要求二人以上既有共同故意又有共同行为;二是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共同犯罪不是若干行为人单独犯罪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共同犯意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比单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查看全文

合同诈骗罪的行为特征是什么?

我国刑法对利用签订或履行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虚构担保、放长线钓大鱼、收受财物后逃匿以及其他骗取财物的方式。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这些犯罪行为将面临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查看全文

信用卡诈骗有哪些行为特征

信用卡诈骗的具体行为特征有: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指因法定原因而失去效用的信用卡;3、冒用别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查看全文

无因管理行为的特征

无因管理行为是指没有法定或合同义务的情况下,为他人管理事务、谋利益而主动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其主要思想是为他人管理事务、为他人谋利益而主动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且必须具有为他人管理事务、为他人谋利益的初衷。管理他人事务既无法律规定的...查看全文